人生可逃——《道士下山》
磕磕碰碰,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没有在五天内,读书挑战也宣告失败。就像这本书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终其一生,也难逃命运。
《道士下山》我看的是重新修订版,之前最初版读了一个开头,因为决定不再看电子书了,没能读下去,这次在读书馆借了这本修订版,重新读的时候发现,徐浩峰把开头何安下的身世和做道士的经历一并删去,只从下山之后开始讲起。徐浩峰非常喜爱简约,拍电影都是白描,小说更是多用简笔勾勒,说实话如果是我,我是绝对不忍心删去这一大部分的,可能还会觉得加上显得更完整。其实小说结构散的很,加上也好,删去也罢,对情节毫无影响。
必须坦白一件事情,小说我读了,很不仔细,刚开始看的很认真,后来越来越走马观花,可能是读书功力尚浅,后期完全把它当成猎奇小说来读的,因为出场人物太多,而且在徐浩峰笔下,武林高人,政坛贵人和特务同一类角色看不出多大差异,传奇武侠江湖门路佛道法门又实在是太多,我这个人比较笨,一般第一遍都是只看情节,徐浩峰写的云淡风轻,我却看的云里雾里。
不过在这一堆野史怪谈中,还是大体看出一些东西来,也许就是前言写的——人生可逃。何安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主人公,他的经历就是他的名字——何安下?何处可以安下?求医也好,习武也好,求佛也好,修道也好,他都有参与,可是对他而言却无一处真正能够真正安下,说的不是住处,而是心,正因为心难安,所以才到处拜师。一路上各式各样的高手也好骗子也好,于他而言都是过客,一时朋友,而这些过客才是书中的真正主角,传统武林中有没有真功夫,可能有,但是要么不常见,要么已经丢失,要么正在逝去,这些人手上就凭着这些个功夫夹带着骗术和中国人的狡黠到处混迹着,真正的大师呢,要么隐逸,要么已经残疾,要么濒死,都是在逃,却处处难逃。彭家难逃,周家难逃,梨园名角难逃,和尚也难逃。
有人怪主人公太淡定了吧,也有人说这书结构散的不行,可能徐浩峰故意在写法上这么为之,我们习惯了传统讲故事的套路,要么精心布局,要么纵横开阖,可是徐浩峰就给你讲的不平不稳,从从容容,就是要和书的内容相似,带着些扯淡,又带着些禅意,又带着些严肃。
可能徐浩峰是在说人的青年时期吧,四处为家,处处见高山,求法门,可是到头来也未必能摸到自己,人生可逃,逃到最后也要找到一个心安处。小说最后,何安下又去找司马春夏,是为了问明白自己活着的核心,十六岁上山求道,经历太多人与事,只想问明白活着的核心。小说到此结束,可能预示我们道士下山经历凡世的部分已经完结,至于山上清修,不足为外人道也。
挺好的,我们不是道士,一辈子都在山下。跌跌撞撞正是人生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