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没用?不,你需要明白这3点
有段时间特别热衷于参加各种知识付费,写作课、运营课,还有读书打卡之类。感觉每听完一次课,都能长进一点,原来还可以是这样。
然而等全部学完后,好像也没真正学到什么内容。
很多事的确都做了。认真做了各种笔记,练习的时候也练习,也很自律打卡,好像效果微乎其微。
于是每次学习完后只能给自己找各种的理由。比如怪课的质量不够好,这么便宜的课,就当是交智商税了。
自我安慰只是为了让自己暂时舒心,阿Q精神是人的本能。
于是又去寻寻觅觅下一场知识付费课,陷入这样一个循环,生活毫无改变。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参加的课越多,越让我觉得不对劲,难道我陷入了知识付费的骗局?于是我开始反思。直到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人学英语的经历,有种顿悟的感觉。
学习到底要学什么?
这里我暂且把他称为小C。那时他还是大三的在校学生,当时英语不是太好,勉强过了四级的水平。某个时刻,他忽然很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刚好那个时候,他从朋友圈看到有个大四的学姐发了个英语私课辅导的小广告。大概意思就是,大四保研各种事情已经搞定,闲着没事,想做一个一对2~3人辅导的那种课兼职。
他心想,正好手头宽裕,想提高一下英语水平,于是马上联系了学姐。
联系上学姐后,学姐问他:“想学什么具体内容?”
当时他脑子一片空白,只能支支吾吾说:“我词汇量不行。”
然后学姐笑了笑,说了一句:“这个你自己就可以学好。”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学姐拒绝了他的请求。
至于为什么,因为他现在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说这个学姐还挺善良的,没有让他盲目参加辅导。
有人会说,他想要的不就是提高英语水平吗?
说对也是错。这是终极大目标,小的呢?学习这种事,需要具体化。他有没有思考过提高英语需要提高哪些方面?他自己的薄弱点在哪?他应该从哪些方入手?想要学到什么程度?
切确的说,他连自己都不了解,只知道自己英语差,然而很差是差到什么程度呢?
知识付费到底有没有用?
弄清楚关于学习的目标之后,我们说说这个问题——参加知识付费到底有没有用?
很多人说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在贩卖焦虑。说的太绝对,不否认某些只是想通过知识付费收割一波韭菜的人存在,但也没那么糟糕。
首先,确实有这种需求的存在,所以才会有越来越火的知识付费。
其次,别人付出了自己的时间精力帮你整合知识、方法、资源,你为他的付出买单,这很合理。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没用?关键在于在付费之前,并没有做过多的思考。
你真的有必要去学习这个课程吗?这个课程适合你吗?你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个课程能给你带来什么?
一般的live或是其他课程,都有课程目录,我们可以通过试听或者观察课程目录去了解这个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一般几块钱、几十块钱的课,心理预期就不要太高,一分钱一分货是真的有道理的。
如果你想要老师耐心辅导那种,价格应该也不会低。毕竟别人付出的精力也更多,值不值得在于自己。
如果你想要接触更好的资源,可以先了解一下这个团队实力到底怎么样?是否有认识很多业界大佬。
如果你只是想克服拖延症,很多免费群都很适合,甚至自己可以拉三两好友组个队。
最后,贩卖焦虑是知识付费的手段,不要被焦虑情绪主导自己的思想。很多课程水份太多,记得了解自己,了解对方。
要用什么方式学习?
知识付费是个走捷径的学习方式,前提是你得知道怎么学习。
你可能觉得很可笑,我都读了十几年书了,怎么会不知道怎么学习。然而确实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
最近在看《学会提问》这本书。书里说到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所谓海绵式思维,就是类似于海绵和水的关系,不断吸收知识,但它是被动的。通俗的说,就是给什么,我们就接收什么。这其实就是我们在学校时的学习方法。
而淘金式思维,则要求积极参与,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并反馈。其关键点在于频繁的思考,积极主动,自己掌握主动权,对接收的信息做出决定和取舍。
在信息过载的互联网时代,为什么我们会信息焦虑?因为我们还是像在学校里一样,还是用海绵式的思维去学习。
你以为接收的这些知识都是对我们都是有用的,然而是不是很多知识点都是重复的?只不过利用一个新概念,换了个新包装。
很多职场人都会提出“主动学习”这么一个职场意见。然后很多职场新人就会主动去学习,工作之余的充电,真的很积极,当然也和当初的我一样,收效甚微。
其实这个主动学习包含不止是主动去学习知识,也包括主动提问思考,学会筛选信息。我们可以想一想,身边或是公众更为成功的人,是否都是更具备这种思维的?
我们要不断纠正在学校时期的海绵式思维,养成用淘金式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工作。
知易行难,不要让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无用无效的知识付费上。
公众号:闲思碎笔(xiansisuibi),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