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最好的方法是用因果关系说
充分交流的时候要有一个注意点就是少用代词。就是他、那个、这个,用代词孩子听不懂。比如说,孩子画了一幅画给你看,“妈妈,这是我画的画。”“我喜欢这个。”不对,你不喜欢这个,你应该说,“我喜欢你画的这幅画”。少用代词会让孩子学得更多。
同时,要学会脱离语境。我前面讲的都是在当下,当然解释现在这个环境。什么叫脱离语境呢?比如说我妈没有见到狗的时候,我妈会问我说:“待会要出来一只狗怎么办?”这就是脱离语境。
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也可以延伸出来讲,也可以去想象,调动孩子去想那些可能会发生,但是眼前还没有的东西。用脱离语境的方法来丰富我们跟孩子之间的谈话,所以我们不仅仅是孩子生活中的复读机,
我们可以跟孩子讲很多他可以去想象的东西,然后开始语言的扩展。比如孩子说抱抱,当孩子说抱抱的时候,他只会说这么一个词,这时候父母应该怎么讲呢?你是不是累了,想让爸爸抱一抱?
你看,你把抱抱这样一个词变成了你想让爸爸抱一抱这样一个完整的语句。所以,等你说这种话说的越来越多的时候,你的孩子也会慢慢地出连贯的语句,也会出现很多让你很意外的,“然而、但是”这样的转折词他都能够学会,这就叫作语言的扩展。
所以,这是我们说的T的第二个原则,叫作充分交流。我们要尽量多地跟孩子去解释这个世界,尽量多地让孩子去延伸他的想象力。用这个平行谈话,脱离语境以及言语扩展的方式帮孩子丰富他的词汇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连接。
第三个叫作take turns,轮流谈话。这是3T的第三个T,轮流谈话。轮流谈话当中。你会发现最大的敌人是什么?
就是我们很多父母特别喜欢用封闭式的这个方法。跟孩子谈话,说不要动,老实点,别碰那个东西。这种话是没有轮流的,就是没有让孩子感受到这里边的因果关系。所以,如果你要制止一个孩子做一件事最好的方法是用因果关系说,
这个炉子很烫。你想想看,如果摸这个炉子会怎么样?会烫到手,知道吗?你让他联系起来这个因果,所以用因果关系来解释我们为什么生活中存在很多禁忌,有很多东西不能碰,其实是孩子很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