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爱情多点“痛”
都说爱情甜如蜜,民国才女林徽因的甜蜜里却掺着痛楚。
1921年,豆蔻少女林徽因旅居英国期间,与风流才子徐志摩一见钟情。好一番郎才女貌,新诗酬唱的热恋,分手后两人仍书信来往。徐志摩说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与林徽因相恋情切,他这才“倾向于分行的抒写”。成就了一代诗杰。
回国后,徐志摩抛弃结发之妻张幼仪,为他的婚外恋清出了场子。
但是四年后,徐志摩与林徽因再见面时,林徽因已然嫁给梁思成。
有人会为“林徐恋”遗憾吗!诗人的浪漫固然绚烂,但若林徽因再多走了一步,谁能保证她不会步张幼仪的后尘呢!
爱其才,知其短,助其长。林徽因并非恶俗地抛弃诗人的爱,而是选择了最恰当的方式爱他。
直到1931年寒冬,徐志摩从南京专程北上,去北京参加林徽因演讲会时坠机遇难。噩耗传来,林徽因当场昏倒在地。下午众人相聚胡适家中治丧时,林徽因又潸然泪下……
这一出爱情感伤剧里,徐志摩付出的是浪漫之爱,林徽因承受的却是性情之痛。
早年间在清华园里,林徽因就曾以婚约相“要挟”,让当时志趣飘忽的梁思成随她改学了建筑。
1930年代起,大家闺秀,重症在身的林徽因陪同梁思成骑骡子,住鸡毛小店,颠簸在穷乡僻壤、荒山野岭,走遍十五个省,考察了两百多处古建筑物。河北赵州石桥、山西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都是通过他们的考查才扬名天下的。
1953年5月,北京开始大规模拆除,五百年古城墙被判了极刑。建筑学家梁思成螳臂当车,痛不欲生……林徽因也四处奔波,声嘶力竭地呼应着丈夫保护文物的主张。哀告无果后,她竟然选择绝食而死,把夫妻情升华为旷世痛。
1931年春,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养病的林徽因,结识了仪表堂堂的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金岳霖。
有一次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震惊不已,一夜无眠后他却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
金岳霖听到林徽因的转述后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金岳霖终生未娶,和林梁比邻而居几十年,默爱林徽因一生。在林徽因的追悼会上,他写下“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
直到八十多岁时,看到林徽因的一张遗照,金岳霖还嘴角下弯,欲哭无泪……
这月白风清的爱。伊人虽去,这痛楚还在恋人心间颤动。
因了这些“痛”,林徽因的多极恋爱便免除了庸俗,显得是爱情,有别于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