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可怜的贾玲
春节放假去影院看了贾玲导演的电影处女作《你好,李焕英》。去之前可能是受到媒体对这部电影铺天盖地的赞誉影响,我对它的期望挺高,没想到看完有点小失望。
如果让我打分最多60分,我觉得片中的搞笑桥段比较低俗,主要故事情节也不太接地气,整体来说缺乏令人信服与感动的故事细节,唯一值得夸赞的是片中80年代的氛围营造还不错。
很多人都说这部影片虽然整体略显稚嫩、但胜在情感真挚、以情动人,作为贾玲的半自传式大银幕首秀,表现了她对逝去母亲的无尽怀念。我却觉得片中的贾玲很可怜,她一直在不停努力想要让母亲高兴,想要尽快变得有出息,让母亲为自己感到自豪。我觉得她太累了,她原本没必要这么难为自己,她即使不搞笑、即使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也没啥啊。
在影片中,贾玲一不小心穿越回了母亲年轻时代,她使尽浑身解数想要给母亲带去欢笑,帮母亲买到全厂第一台电视机,帮母亲参加排球赛,撮合母亲跟厂长儿子约会。她仿佛觉得只要回到过去,改变母亲的婚姻,母亲真跟厂长儿子结婚了,也就不会有她这个女儿了,从此母亲也就会过得很幸福了吧。贾玲内心生而为人的“羞耻感”与对母亲的“亏欠感”由此可见一斑。
片中的故事背景还交代,贾玲从小学习不好、天赋平庸,但她却渴望变得有出息,像邻居家女儿一样学业有成、找个好工作,挣大钱让母亲脸上有光、过上好日子。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她从小就让母亲操碎了心,高中毕业也是费了牛劲才考上了一所所谓的成人教育学院。在母亲出车祸昏迷之前,实在看不出来她将来有出息的可能,她大概率会是一个普通人吧。于是她就趁着穿越回过去的时光,想要改变母亲的婚姻,从而让她这个女儿不要出生,这样母亲这辈子就不会因为她而有这么多的不如意、受这么多本该可以避免的苦难了。
如果说《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有让我感动的地方,无疑就是贾玲无意识内心深处这种生而为人的“羞愧感与亏欠感”了——好像觉得父母日子过得不好全是我害的,如果当初我不来到这世上那该多好啊,父母也就不会受这么多苦了。在片尾时贾玲导演还用文字专门交代,母亲年轻时候真的买了全厂(还是全村?)第一台电视机,但自从女儿出生后,一直就没有再为自己买过衣服之类,一直到中年意外去世。
当然,我毫不怀疑片中所传递的贾玲对母亲的深刻思念与深厚情感,但我一点也不赞成片中有意无意所传递的家庭价值观或亲子教育价值观之类的东西。父母未经孩子允许就堂而皇之把孩子要到世上,供孩子吃穿住用、供孩子上学成长,有些父母甚至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真心觉得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就是死也愿意。由此一来父母内心仿佛天经地义地觉得孩子生来注定亏欠父母——我们辛辛苦苦把你要到世上,我们日子过不好全是因为你,我们不开心、不如意、拼死拼活熬日子全是因为你,所以你要乖乖听话,你要好好努力学习、将来出人头地给父母脸上贴金、让父母的血汗不白白付出,让父母早点过上好日子。
天真可爱的孩子当然会无条件地认同父母,一旦父母不高兴、不开心、相互吵架等等之类,孩子立刻会觉得是自己哪里做错了,从而使出浑身解数来哄父母开心;同时不停逼迫自己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即使自己天赋普通、机遇平平,也无论如何要早日变得有出息,以便好好报答父母“天恩浩荡”的养育之情。这种情况就是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先生所说的“亲子角色颠倒”——孩子在无形中反而要扮演“心理意义上的父母”,要千方百计哄父母开心高兴,要肩负起父母的人生期望、要努力去实现父母的人生理想。
而父母所要做的,只是以爱为名控制孩子,占据高高在上的道德资本塔尖来压迫“洗脑”孩子,生生扼杀了孩子的自由成长天性,把孩子变成了父母自由意志的延伸和执行父母命令的“傀儡”。而孩子一旦反抗,立刻就会体验到深深植根于其内心一辈子都无法充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愧疚感、亏欠感和羞耻感。
父母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名义站在家庭教育的道德制高点上,义正辞严地命令孩子、控制孩子,让孩子听话、顺从自己,一方面通过这种巧妙方式逃避了自我人生成长责任,反而觉得自己敢于为了孩子“牺牲”或放弃自己的人生,简直不要太伟大;而如果孩子不听话、或者没出息那就更加有道德正义感来谴责孩子、把孩子面对父母的“羞耻感、愧疚感、亏欠感”偷偷地一点点深深植根在孩子天真善良的心田。
另一方面通过把自己和孩子的人生深度捆绑、相互纠葛,从而满足了自己渴望有人关心、有人爱慕、有人言听计从孝顺、甚至有人崇拜感恩的心理需求。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平等尊重、是鼓励孩子成长分离的;而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则是纠缠不清的、是阻止孩子与父母完成心理分离的。这其中很多时候是父母以爱之名“道德绑架”孩子,表面上希望孩子有出息、成长飞翔,而内心深处却不愿意放手让孩子成长,因为孩子真成长了,就会离开自己,自己就不得不品尝到人生失落感以及父母威权感、控制感的减损与丧失,自己就不得不面对“没有以孩子为中心的人生”这种真实沉重的人生问题。就像《你好,李焕英》片中的厂长儿子与父亲的关系,以及陈赫扮演的小痞子与父母的关系一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越无能,家长似乎越心痛,但这种心痛中也有那么一丝轻松感与解脱感——那就是你看看,“终究是你离不开老子吧,终究因为你才害得老子人生不如意吧!”
而作为孩子来说,一方面在面对父母的羞耻感、亏欠感、愧疚感的共同作用下,一味顺从父母、讨好父母、通过无意识扮演“心理意义上的父母”的家庭角色,来哄父母高兴、来逼迫自己不停努力变得有出息,给父母脸上贴金,从而减少自我内心对父母的亏欠感与愧疚感的心理折磨,给了自己生存下去的意义和理由。就像贾玲那样哪怕为此扮演哄父母开心的“小丑”也在所不惜,哪怕为了有出息变成失去自我的“空心人”也在所不惜。
而另一方面,人的自由成长的天性是永远无法彻底泯灭和压抑的,“顺从与听话的背后往往是被压抑的愤怒与敌意”。从心理意义上来说,越是一味顺从、一味听话、一味孝顺的孩子,其内心对父母压抑的愤怒与敌意越大,当这种愤怒与敌意没有正当途径得到宣泄和表达时,一般都会引发自我攻击,从而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强迫症、躁郁症等身心症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中的贾玲真的很可怜。她在片中不停想尽各种方法来哄母亲高兴,让母亲开心、满足;她哭得稀里哗啦、满脸是泪,但作为观众我心里一点感动都没有,反而觉得贾玲就像她穿的那件白色上衣上的小狗图案一样,她在无意识心理层面就把自己当成了那只小狗,只要能哄母亲开心,只要能变得有出息给母亲脸上贴金,怎么着都愿意。至于她自己的灵魂在哪里、她自己是否成了母亲的影子与失去自我的“空心人”,贾玲似乎一点也不在意。
我觉得片中塑造的贾玲与母亲的关系,不是“我与你”的平等尊重、亲切自然、相互滋养的亲子关系,而是“我与它”的工具化、等级化的亲子关系——父母利用道德资本和家庭权力地位,把孩子当成了实现自我人生梦想、转嫁自我人生责任的工具,而孩子也在无意识层面认同及内化了父母的要求,干脆就把活生生的自己当成哄父母开心、给父母贴金的工具又何妨?只是,这种亲子关系价值观,其实细想是挺瘆人的。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对于影片《你好,李焕英》的一己之见,我的看法和观点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主观偏颇的自我投射而已。我相信真实生活中贾玲与母亲的关系的坦诚平等、亲切自然、相互滋养与温暖同心的。当然我也真心希望那些以爱为名与孩子建立起控制与被控制、顺从与被顺从、强迫与被强迫亲子关系的父母们,能够勇敢直面真相、正视自己的内心,不在家庭关系中无意识地大搞道德资本交易与家庭权力游戏,不利用自己的家长威权和道德资本优势来控制孩子、胁迫孩子、攻击孩子,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的天性,给予孩子成长空间和心灵自由,允许孩子在必要的秩序与纪律范围内自由自在地成长成才。
如此一来,世上至少就会少一个内心空洞忧愁、逼迫自己逗人开心的小丑,而多一个真正开心快乐、温暖阳光的胖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