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小说分析(个人,非官方)

2022-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pHYsiCs

前日,听老师评讲了今年高考小说《江上》,题目有趣,在高考考场里就令我有诸多想法,今日认为有必要对最后一题细细研究一下。这道题被我高三班主任誉为整张试卷的天花板,难度自不待言,原题如下:

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没有看过《江上》全文的朋友不必担忧,我在此只是讨论这道题揭露的规律,不会过多牵涉原文内容。仅仅是读完这道题的题干就足矣。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开始。

首先,我们把这道题的文字内容提炼一下:历史中的渔夫是位勇士,忠义刚烈;而本文作者将渔夫形象进行了艺术处理,使渔夫质朴淡泊。好了,到这里已经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对比来看,最容易发现的是主旨层面的区别,显然前者是在大力弘扬忠义精神,文笔铿锵,主题鲜明;而后者将其删去,使主旨不那么浅显,具体是什么还得仔细钻研。

对于这一层,我们可以先抛出几个问题。大忠大义作为文学作品的主要色彩,更适合史书还是小说?一部诞生于四五十年代的文学小说需不需要弘扬忠义精神?

大家都清楚,忠、义、孝等等品质都是史书里大力弘扬的,毕竟后人要以史为鉴,史书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道德教育性质。而这些品质在小说里自然也会有所体现,比如《水浒传》,把忠义写得明明白白。但是,朋友们,《水浒传》能成为四大名著是因为它写忠义吗?是因为它写忠义写得好吗?不是!恰恰相反,它的成就不在于这些道德约束,而在于反抗和斗争,它记录的官逼民反,它的成就在于反动!到这里我们都明白了,史书写的是向外劝诫,思考的是道德教化;小说则侧重于向内探索,思考内心追求自我。所以,大忠大义显然更适合历史。

那么上面题目里广为流传的渔夫拒剑的故事,作为历史宣扬忠义就很容易理解了,也无可厚非,毕竟朝廷需要以这种形式教化百姓。我这里插一句,很多历史故事都是带有玄幻、传奇色彩的,这里的渔夫自刎,不管是否真实,我都觉得太做作,很像是刻意塑造的烈士形象,抹杀了人的本性。还有《史记》里的什么刘邦是蛟龙之子,都很奇幻,很不真实。

那如果一本小说延续了史书的忠义主题和玄幻色彩,那岂不是失去了本色?所以《江上》选择删去渔夫自刎等情节是十分明智的。一来使情节真实可信,回归小说本色;二来跳出了历史定式,有所创新,也更适应创作背景。

这里补充一下,《江上》节选自冯至在1942~1943年写下的历史小说《伍子胥》。我们都了解,那个时期社会是动荡的,人心惶惶。但人们坚决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决心是坚定的,没必要在小说里刻意宣扬忠义道理。反而平静祥和、淡泊朴质的老渔夫更能抚慰受伤的人心,让人们沉静下来,找回自我,投入生活。

讲到这里已经洋洋洒洒一千余字了,其实只讲了小说的一个要素——主旨。当然,我认为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要素,另外还可以从情节和人物角度思考。我留一些悬念,同样抛出两个问题:小说情节是不是一波三折?而这跌宕起伏的情节是在写谁?欢迎大家评论哦!

以上都是我个人对高考题目和文本的思考,标准答案里估计是不会这么写的啦!但撇开题目不提,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思考一定是有意义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