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想法读书

我们深知世界的残酷,却仍然相信童话

2016-09-03  本文已影响132人  _KD

1.

拿了雨果奖的《北京折叠》读起来不怎么科幻,反而很现实,太现实了以至于有被刺痛的感觉。

《北京折叠》以科幻之名,撕开了社会苦苦维持的假象。

书中,北京被分为三个可折叠的空间,分别影射富人,中产和平民阶层。

第一空间:500万人,享用24个小时。

第二空间2500万人,生存时间16个小时

第三空间5000万人,只有8小时的生存时间,并且是在晚上。

不在活动时间的其它时候,空间会折叠,人处于休眠的状态。为了减少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增加就业机会,强制把一天过成了48个小时。

2.

三个空间的物价水准是这样的。

第一空间:一个做半职工作的太太,一个星期可以挣到10万。全职的一个月的话,就是80万。物价的话,高端的饭店一个菜就需要一两万。

第二空间:实习生月薪10万左右。

第三空间:居民主要从事垃圾回收的工作,月薪1万左右,物价的话一顿饭要将近100元。

由于三个空间严格的隔离,底层居民大多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如何。即使通货膨胀已经如此严重,第三空间仍然维持了一个相对很低的物价水平。

3.

第三空间的居民吃酸辣粉和臭豆腐,在夜里回收垃圾,时间和空间被剥夺。

按照当时候科技的高度发展水平,其实社会已经不再需要他们的幸苦劳动。使用机器化的生产将会更加高效和低价。

也就是说超过总人口半数的第三空间居民,他们干的脏活累活甚至都没有价值。所以他们几乎是被敷衍地是被“塞”到夜间。

正因为如此,彭蠡劝老刀不要去第一空间,否则只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有多操蛋。

人们从小被告知,人生而平等,社会资源共享,多劳多得,付出和回报是对等的。

这确实是真的,只不过是在一个阶层中适用的规则。

平民通过体力劳动换取报酬,中产以智力劳动换取报酬,而富人阶级,主要的收入来源是资产,也就是用钱来赚钱。

社会阶级的分化越来越明显,没有了时代的优势,低层的人想要完成阶级的跨越的可能性存在,但越来越难。

蒋方舟说,社会看似在讨好年轻人,实际上却没有给他们多少机会。


4.

王健林的万达集团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长376亿,相当于一天2个亿。对他来说一个亿的小目标和我们半天挣一百块的小目标是一样的。

王思聪参加的《hello 女神》中,有很多女生问她,如何看待我们这些平民,与平民做朋友。

可能是这类问题被问到的次数太多,可以看的出来他有些不耐烦,在他的角度看来大家都是一样的,合得来就可以做朋友。

交朋友不难,要做到完全的对等却很难。跨越阶级的友情或者爱情对较低层的那一方来说永远是很累的。

富人们的生活在我们看来与其说是另一个阶层不如说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象。

美国的人口还不到全球人口的5%,但他们却消耗着全球资源的34%。如果全球70亿人口都想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就需要三到五个地球才可以承担,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5.

很多人说看到这些真相会降低自己原本的幸福感。与其看到世界的操蛋,不如永远呆在自己的空间里过自己的日子。

看起来很行得通,可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你将放弃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如果有灾难或者变故发生,就像《北京折叠》中高层想用新的科技替代原有的人工,你将毫无还手之力,又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其实我们毫无选择。

能力和心境应当被更好的分开,能力毫无疑问需要不断地提升,而心境则应该满足和处在当下。

之所以会因为看到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幸福感降低,很有可能是因为你总是在向外界寻求幸福,否定内在的愉悦和圆满。

6.

安徒生曾在一个守林人家中留宿,他在花园的许多蘑菇下放下了准备好的糖果、缎带。第二天带着守林人的女儿散步时,小姑娘发现了这些可爱的小礼物。

安徒生告诉她,那是地下的精灵藏在那里的。

周国平说,相信童话的人,即使到了没有童话的年龄,仍旧会更容易接受善果。

我们深知这个世界的残酷,但我们依旧相信童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