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第十天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今天共读的内容如下:
1.什么是以教为学
2.以教为学的价值
3.以教为学的注意事项
4.什么是刻意练习
5.什么是心理表征
什么是以教为学
书中p079页第三段:“以教为学,也就是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这听起来有点难理解,就好像一个人是老师,同时又是学生。不过,如果你把教学这件事想象成知识从高势能向低势能转化的过程,那么老师的角色,只要是站在较高的那个小山坡上的人即可,不一定非要泰山、衡山才可以。”
“教学这件事是知识从高势能向低势能转化的过程。”
高势能向低势能——这句话里包含了高势能和低势能的之间的关系——落差
有落差才有流动,同样价值的流动也是源于高价值向低价值的转化过程。
流动的除了价值,还有很多我们期待的事物。
以教为学的价值
1.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的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怎样才算掌握一个知识:将知识通过道术器用四层次+黄金思维圈的形式讲给其他人听,并且其他人知道你在讲什么。
避免陷入“解释性深度错觉”——很多知识,你以为自己懂了。其实你只是很熟悉而已,你并没有真正掌握。
对于一个知识,我们获得的相关信息越多,大脑就认为我们越“懂得”它,就算这些信息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出现自己骗自己的情况。
2.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
3.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大家互相交流,能够让自己看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和可能忽略的环节,从而让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
以教为学的注意事项
a.备课不能知道多少讲多少,而要为讲清楚这个问题大量查阅资料,购买书
b.在备课中,一定要主动查询不同的观点和不支持自己结论的反面案
“所有的观点都能找到支持它的案例,我们更要关注反对的声音,所以以教为学的过程,一定要坚持思考自己所教的内容能不能真的站得住脚,经得起考验。只有真正知道我们拥有的知识的局限性所在,我们才配真正拥有这个知识”
关于以教为学的心态,这里分享《师说》和大家共勉:
《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向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什么是刻意练习
书中解释:“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尽管专家级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有突飞猛进。”
以下关于“刻意练习”与“心理表征”的内容摘自《刻意练习》这本书
刻意练习与其他类型的有目的的练习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上存在着差别。首先,他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
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什么是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心理表征这个词才是这本书围绕的核心重点,心理表征就是假设,假设就是心理表征
那我我们怎样建立更为有效的“心理表征”/“假设”
以学习某项技能为例:
学习其整体的知识架构,打通关键概念点,通过实践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将实践验证后的结果反馈给假设,对假设进行调整,形成对知识实践过程的微观体感。
《刻意练习》中提到:“一方面,心理表征使大师着眼于全局来观察,看到“一片森林”,这是新手无法做到的;另一方面,心理表征还使大师可以在必要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招法上,观察“一棵树”。”
心理表征即使大师着眼于全局来观察,又使大师可以在必要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招法上。——《刻意练习》p084页 (这句话非常关键,有想法的伙伴自己可以看一看《刻意练习》第三章 心理表征的全部内容)
以教为学就是帮助我们建立对一项知识技能整体的思路,通过实践与教授他人的过程中去检验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假设是否与现实相符,借助反馈来调整自己的理解与假设。
对于我们以教为学的刻意练习过程,可以通过反思来帮助我们梳理出清晰的“心理表征”。
杰出人物运用心理表征来提高技能水平,检测并评估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必要时调整心理表征,使之更加有效。
成为高手的办法其实很简单,真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但道理都懂了,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成为高手。
人是为意义而活的,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自己才能够有方向和动力的去实践。当你把一件事情当做你人生的使命的时候,同时你也有一条清晰地路径指导自己如何走过去。这些通过刻意练习建立心理表征的道理都将为我们所用。我们会广泛的学习与实践,来加速我们向自己人生使命奔进。
这里想找几个积极主动的伙伴,我们一起去学习“目标管理”来借助身份的力量和成就事件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探索自己的人生使命。找到生命的意义。这部分内容说的有点玄乎了,但我就是这样找到我的人生使命的,可能每个人的使命各不相同,但寻找使命的过程还是可以参观的。
看到这部分内容的伙伴,如果你想和我们一起去探究自己的人生使命,那就私聊我吧。(为什么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想把整个探索的过程梳理清楚,搭建成一个科学的体系,所以这期是我们同学共进,我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也不会对任何人负责。但我期待我们多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
元认知和心理表征的关系
书中提到:“元认知是对我们的思考过程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但是很少有人能自觉地意识到还可以去思考我们“思考的过程”。这就好比人们很难意识到空气的存在,鱼儿很难意识到水的存在一样。然而,正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决定了我们思考的结果”
元认知和心理表征都是我们假设过程的思考。(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元认知与临界知识的关系
“元认知与临界知识,一个是思考的过程,一个是思考的工具。”
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利用临界知识来思考事情,进行假设。
刻意练习如何与临界知识结合应用
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来掌握临界知识和提升元认知能力?
•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
•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能力单元
•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刻意练习的心态——以慢为快
能够看到这里的伙伴,差不多都具备了绿灯思维的心态。大部分人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还需要以慢为快的心态。
怎样让自己以慢为快?
这里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段经历,在这十天的分享过程中,我发现想做好一件事情,快不得,我们也快不了。需要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让自己对自己过高的能力判断,被现实狠狠地打脸,发现原来我们的能力水平和我们想象中的能力水平有很大的差别,让自己真实的了解自己的水平。也就是对自己诚实,不自己骗自己。
虽然慢下来死磕一件事情很慢,学的很少。但持续积累产生的效果会让我们很有成就感和掌控感,建议有一个成果展示的方式。我是通过看简书的写作字数和浏览量,这种直观的冲击来从外部带给自己成就感,来肯定慢下来的价值。如果你对三观有了初步的探索,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当我们看见我们在接近自己人生目标的路上时,内心会油然而生一种对于未来掌控感,感觉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种内在动力会不断推着我们往前走。
以上是我的分享,请大家参考。也期待大家的分享。
小伙伴们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刻意练习经历。
2019年1月11日
建议阅读完以下内容:
089—109页:“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