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学•国学•养生

先秦历史的一大谜团:道家创始人老聃究竟是何方神圣?

2019-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深夜冥想家

钱穆写了本《先秦诸子考》,一举成为国学大师。

从此,先秦诸子,几乎每个人的生平年表都变得清晰起来。

说起孔子,我们知道他是宋国贵族后裔,当过仓官会计,做过大法官,周游列国...

说起墨子,我们知道他是宋国人,出身贫苦,早年丧失,先学儒,后创墨门,成为与儒家平分秋色的显学。

说起韩非子,我们知道他是韩国贵族后裔,是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后去秦国干禄,遭李斯嫉妒陷害,被秦王下狱服毒自杀。

但是说起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经过两千多年的研究考证,依旧没有人能弄清楚老子究竟是何许人,老子的身上披着的面纱始终没能揭开。

南怀瑾说过,中国的历史人物里,最难考证就是道家一派。

他们学问道德很好,但就是不求闻达于世,甚至越厉害的人越不愿意抛头露面,改名换姓。

要研究道家人物,简直是逼死国学家,历史家们。

韩非子写过《解老》,可以说在战国晚期,《老子》(《道德经》)就已经成书。

对老子第一次有详尽记载的是汉朝的司马迁,他的《老子韩非列传》介绍了老子的故里、姓、名、字、仕宦。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再介绍孔子问礼于老子,还有老子骑牛出函谷关,遇关尹著灵文五千字。

两件事是老子最形象的记载。

其实,经过三百多年到了西汉,老子是什么人已经含混不清,司马迁也拿不定主意。

因此司马迁还采撷两个说法,作为参考。

第一个,司马迁认为老子推测就是楚国的老莱子。

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又说: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楚则老莱子。

严事就是恭喜对待,孔子在东周拜见了老子,在楚国又拜见了老莱子,那么很明显老子和老莱子就是两个人,司马迁前后矛盾。

“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老莱子》一书如今已佚,但我们可以从其他道家典籍,找到一些章句。

《尸子》引《老莱子》说:“人生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同归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岁往之亦速矣。”

说点题外话,叶曼先生曾向南怀瑾,问出了她一直都想知道的问题:人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南怀瑾抛砖引玉回答:人生天地之间,寄也。

这句话就是源自《老莱子》。

关于老莱子的语录还是不少的,但可能是后人的托名之作。

《孔丛子》记载,老莱子跟孔子讲“齿坚易蔽,舌柔常存”。跟《老子》的“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一个道理。

《庄子·外物篇》又记载老莱子的弟子出门砍柴遇孔子,就请孔子入室,讲道理:“与其誉尧而非桀,不若两忘而闭其所誉。反无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功。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

可见老莱子是一位道家高人,思想跟老子、后来的庄子非常接近。使得老莱子与老子,混为一人。

现在多数人是从二十四孝的“戏彩娱亲”,认识到老莱子。

鲁迅对“戏彩娱亲”的故事,非常反感,肉麻矫情到让人厌恶,简直是侮辱了小孩!

司马迁推测老子的身份还可能是太史儋 ,他在孔子死后129年,会见了秦献公。

太史儋说:

“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

这句谶语被认为预言秦国将统一天下。

司马迁还说“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如果情况如此,老子就是一个得道之人。

在20世纪初盛行疑古风气的时候,不少学者(钱穆、冯友兰)认为老子《道德经》是孔子之后,道家后学的托名之作。

但是随着马王堆墓的帛书、郭店楚简本《道德经》的出土,证实了《道德经》是在《论语》之前就成书。

《道德经》极有可能是春秋时期的老聃所写,虽然老聃是何人一直是个谜团。

在东晋葛洪所撰写的《神仙传》里,老子的身份更是捧得更高。

“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或云,老子先天地生。或云,天之精魄,盖神灵之属。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或云,其母无夫,老子是母家之姓。或云,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感星而有孕,怀孕72年而生,从左腋而出,生而白首...一出生就是活神仙了!

还有在春秋战国是没有李氏的,有专家指出,可能“老”与“李”在春秋是同音,所以老子姓李。

无论如何,不管老子是否真实存在,《道德经》的思想光芒不减半缕。

老子究竟是何人,就随着无可考的历史,成为野史逸闻,饭后谈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