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面饸饹
“卖红薯面饸饹,好的很,五块钱一斤,快来买呀!”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时长能听到一位大叔推着自行车卖红薯面饸饹的叫喊声!
红薯面饸饹,是黄土高原渭南一带很普通的一道食物,也是合阳县域的特色美食,是家乡人挥之不去的记忆。吃起来劲道滑润,口感细腻,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六七十年代,合阳作为地道的旱作农业县,主产小麦产量低。各生产队依据地域特点及优势,不失时机以秋补夏,大量栽种红薯。每年立冬之后至次年端午之前,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红薯几乎成为人们的日常主食,餐餐离不开它。于是,老百姓变着花样对红薯进行加工。在人们的饭桌上有红薯馍、红薯面搅团、红薯沫糊,最值得一提是用红薯面做成的饸饹,家乡人也管它叫钢丝饸饹,它陪伴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后生度过了艰难的童年、少年和青年;陪伴着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辈度过了一生。为老百姓的生计生存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见证。
农村有句农谚:“霜降前,红薯完”。时逢秋末,生产队组织群众集中出红薯。群众将分给自家的红薯分成等级:品相好的下窖储藏;绝大部分切片晒干;刀伤及小毛猴进行淀粉。其中红薯片磨成面就是饸饹的食材和原料。
深秋寒冬的农村,晌午饭几乎是一个食谱,均与红薯有关。十有八家就是红薯饸饹。中午是农家主妇最忙活的时候,也是巷道里最热闹的时刻。妇女们从地里劳作回来,顾不上休息,随便洗把手,撸起袖子舀些红薯面,用开水烫过之后,搓揉成条状,切成红薯馍,搭上几篦子上锅蒸熟。家庭主妇手脚麻利,忙上忙下。男人们也没闲着,在巷道里转悠打听饸饹床子的下落,自行排队,耐心等待。饸饹床子在灶房支好了,趁热将刚出锅的红薯馍塞进饸饹床子的压窝里,俩叁个男人坐在床子的压杵上用力加压,在饸饹床子吱吱呀呀的响声里,黄里透黑的几十条饸饹如同瀑布一般,从高高的支架处挤泻而下,经过篦子的拦截,瞬间铺满圆圆的饸饹来。还没等主家清洗饸饹床子,就被等候的人快速扛走了。正当午时,饸饹床子十分红火,几十家等一个饸饹床子,其中就有好几个人在饸饹床子前等候。家里压饸饹缺人手的不用熬煎,帮忙的人扎堆哩!此时的巷道里,时常出现一个人扛着饸饹床子,身后紧跟着几位大汉的情景,成为寒冬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红薯面饸饹可热吃、凉吃、干吃、浇汤吃、炒着吃,吃法不同,各取所好。男人们在蓖子上挑一老碗热饸饹,调些自制的臊子,倒入油烫辣子、酱油、柿子醋,再撒点葱花等,端上香喷喷的美食,蹴在自家门前的向阳处,一会儿工夫就一扫而光。吃完美味的午饭,再卷支“喇叭筒”美滋滋地抽上几口,颇感农民基本生活的满足。
那年头,主粮是红薯及其加工的食物唱主角。在外村上学的住校生拿的黑蒸馍不够吃,还要带些红薯和饸饹垫底,有的甚至提上瓦罐装些红薯鱼鱼顶一顿饭;有的农家遇到丧事,麦面馍接不上茬,就做些臊子饸饹招待帮忙的执事,大伙也知晓主家生活拮据,都表示理解,谁也不笑话谁!
饸饹好吃,天长日久也有吃腻的时侯。这类食物吃多了,也会出现胀气、胃酸等不适。父辈们时常念叨:“经年累月吃红薯饸饹,干着强体力的活儿,身体撑不住火呀!啥时能顿顿吃上白米细面、白馍油辣子就是天天过年,就把福享咧!”
八十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土地自主经营权,适逢东雷黄河水灌溉工程引水上原,滋润着干渴的黄土地。群众大面积种植小麦,农作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人们的基本生活由吃饱向吃好的方向转变。白蒸馍、细长面摆上了百姓的饭桌,富有地域特色白面饺子、煎饼、烙馍等变着花样吃。父辈们的愿望终于实现,日子过得滋润舒坦。而红薯面饸饹从此不再是主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当年红极一时的饸饹床子,靠在墙角布满灰尘。
九十年代初,我从部队回家乡探亲,本巷的秋菊嫂子送来一碗香气扑鼻的红薯饸饹,笑道:“大兄弟呀!知道你在军营里伙食好,回到家里尝尝家乡的粗粮吧,无论离家多远,别忘了走出去土窝窝!”细嚼着朴素而浓厚的情意,不禁眼圈潮红,思绪万千!在我幼小时,饿得面黄肌瘦哇哇大哭。无耐之际,母亲变卖了自己值几个钱的手饰和嫁妆,在熟人家里买来红薯饸饹,一点一点喂给我吃。是这救命的饸饹和伟大的母爱使我度过难关,在难耐的饥饿中得以生存……这熟悉而久违的饸饹,陪伴了自己十多年,感情深厚,铭记在心,终生不忘。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红薯饸饹经常吃。因为这是一种怀旧,一种感情,一种思念。红薯饸饹,一段历史的记载,一幅难忘的画面,一种浓郁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