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随需20151107

2017-03-31  本文已影响5人  大图图

                    阅读:随需

     立冬。风,冷。适于在暖暖的家中,捧一本书,静静品读。

      却遇周一。堵,忙。抽空看完今日报纸,已是奢望。

     午间终于可以抽空,分享阅读三四事。

     其一,前些日参加了一个读书社团。填表,最喜欢的书:我填《金庸全集》。交谈中发现大家读《光荣与梦想》,《罗马人的故事》,《三体》......我汗汗汗然后呵呵,不说别的,我是怕穿越言情小说没人看啊(偷笑中),毅然决然保持每天一小时以上时间,继续读着《西月锦绣木槿花》之类。

     其二《蹉跎岁月》、《孽债》的作者叶辛,来我们的城市进行了一场阅读讲座。喜欢叶辛,因为他的字曾伴随我的青春走过,而且那段历史,我并不陌生。更重要的是欣赏他接地气与平淡的人生态度。据说关于养生,他还颇于心得。插队10年,懂点儿中医,总觉得看他就像儿童时代看到的赤脚医生。

    他在讲座中说:

    读书作用于人的心理,它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质、品位和风度。

    不会去整体荐书,因为阅读是因人而异的。如运动和瘦弱女孩喜欢的作品是不同的,人必然要读书,但读什么书,是比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更个性化的事情。

看过《三重门》、《小时代》,并不排斥《网络小说》等碎片化阅读。

其三,专栏作家王溱在《半岛报》撰文:阅读不光是文人的事。指出很多“领读人”是文人,推荐的书藉多是文学作品,推荐的作者多是著名文艺家。

人们对阅读的兴趣和需求因人而异。读文艺书固然好,但有些人对文艺并不爱好,反而愿意看些“杂书”。而这些所谓不入流的书未必就不上了“层次”。

其四旅美双语作家严歌苓却说:“读书不能只靠兴趣,必须有计划地大量阅读经典”,看来,哥大硕士品味自有学院派的高大上浸润其中。

草根如我,也有阅读观:严重同意“随需”。

如同饮食营养,缺啥补啥,需啥补啥。青少及求学阶段,系统和经典阅读应该是正餐,但偶尔看点儿百家讲坛、金庸梁羽生,未必就能灵魂和知识缺钙。  我的历史知识先来梁羽生,后来自教科书,然后又追寻《大历史》等,目前主要来自穿越与野史还有碎片,暂没见知识错乱症出现。

青壮年工作生活两头担负,这时则需要专业的补充阅读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还要做必须的心理减负阅读,即使掺些杂书辅读,如同香叶大料,一样可以增加生活的趣味和专业的灵巧程度。

而年老之时,阅读那更是随需、随性、随心。

另外:光读不行,还需多走,多思。让阅读立体化,生动起来。阅读,重要的不光是读,还要改变思想的方式和方法。

所以阅读:关键是能读、会读、坚持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