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野梦想家培训札记----(四)认知迷惑与课程设计训练

2019-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山东李栋

7月22日,SCI课程学习继续。

在建设性反馈策略学习阶段,伊新文老师的自画像在我们的建议下经历了三稿,终于越画越不像自己了,哈哈!好在我们学到了策略,也算又得有失吧。

C-T-P,连接-传递-呈现,六要素,老师终于凭借渊博的学识用理论把我们征服,我们开始蒙圈了,看来,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下午的学习开始后,我们正式开始了课程设计练习阶段,制作招聘海报-发布招聘信息-双向选择,有模有样的。因为自己学科的特殊性,没有人能够应聘我的团队,幸运的是两个湖北美女的英语团队收留了我,我又成了英语团队的一员。团队之内优势互补,我们认真研讨教材认真分析学习需求后确定了我们的设计思路:通过单元课程统整设计,以儿童心理需求为驱动,以项目展示为中心点。

因为我们的设计内容有点多,我们小组的表面进度是最慢的,但我们设计的课程内容、课时内容是最多的,也是含金量较高的。在其他营员的评价建议下又做了修改,一件初级作品终于姗姗出炉。

晚上,贵州的蒋勃校长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学校办学经验《阅读.乡土》。他们学校今年入选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小而美学校”,不但美,而且很有乡土气息,也很值得借鉴。守望一抹乡愁,怎么守,我们都在探索中。

晚上,下课时间21:20。几天的高强度紧张学习,穿插着操心着千里之外学校的棘手事务,休息质量较差,还真不是一般的累。横看成岭侧成峰,宏观、中观、微观,传统、个性,交流、探讨、连接,收获的愉悦足以抵消无意义的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