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里的一盏明灯千钻公会随笔

那些年年的经历

2025-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就爱嗑瓜子

您生活中是否经历过这样无比正确但毫无作用的“劝导”?您是劝人者,还是被劝人?袭人劝宝玉的失败,给您带来什么启示?           

我经历过,我是被劝的人。大学毕业时我们老家一个县级市的人事局到我们学校校招,知道我们是老乡招聘的干事劝我回去,回去就是事业编进市建设局,2000年正是土木专业就业炙手可热的时候,我那时心高气傲怎么也不想回到县城,心里都是北上广,果断拒绝,不知道这个干事从哪打听到我父母,专门跑到我父母的单位让我父母动员我回去,我父亲正准备托关系让我进建设局,这么一听喜出望外,打电话说不管用专门跑到学校劝我,我用考研的借口拒绝了父亲。

我记得很清楚,我签的中铁某局,七月份在大山里修高速公路,说实话从小娇生惯养的我哪受得了半军事化管理,一年后辞职跑到上海一家监理公司作监理,我这认死理的劲头没干半年又辞职了,这回进了一家设计院,一切都步入了正轨,我遇到了一位好师傅,他教会了许多东西,我的技术和收入都在稳步增长,憧憬着在上海买房的我遇到了“非典”,母亲对我的担心到了极限,我不回去,她就来上海,不得不回到家乡。

已经二十七八的我还在漂泊,而家乡的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有的孩子都满地跑了,我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于是我报考了省直机关的公务员考试,过来笔试进了面试但最终没能上岸,于是我在省会城市找了一家设计院工作,整日披星戴月地在画图,这几年房地产也开始下滑,我们工民建设计也开始走下坡路,随时都有下岗的可能,我不敢想象人到中年下岗以后怎么办。

现在想想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如果当初回到县城至工作稳定衣食无忧,父母年纪大了也能方便照顾,现在想想世上没有后悔药,既然自己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哪怕跌跌撞撞碰得头破血流也要走下去。

袭人劝宝玉的失败,给您带来什么启示?我的理解是因为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自然不能共情,劝导别人必须设身处地给被劝的人分析利弊,要感同身受的去理解他共情他,所谓劝道者必须是一个倾听者,当初的人事局干事如果他能多听听我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想完成指标,他毕竟去过去多地方可以给我讲讲北上广的竞争有多么激烈,作为一个北方人都有思乡的情节,他可以讲讲一个县城公务员或事业编在婚恋市场是多么受欢迎,2000年的本科生在县局二十年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随便都混成局长了,在中国这种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就算你挣得再多也比不了一个“长”字,或许这就是当初爱答不理现在让你高攀不起的事业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