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最美的秋夜诗词,风有声,月无言,此时的你在思念谁?

2024-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云端诗词

秋天是万紫千红的,红叶、白水、青山,赏不尽的美景。秋天美,秋夜亦美。

秋月夜,花影扶疏,星光点点,耳畔萦绕的一阵“啾啾”秋虫浅浅的吟唱。

使人犹如身处静谧的夜色之中,在这伴着微弱虫鸣声的微风中,秋的韵味已经悄然而至。

十首最美秋夜的诗词,秋夜长,遥相望,月明白露澄清光,风有声,月无言,此时的你在思念谁?

1、《秋夜独坐》

王维 〔唐代〕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悲伤两鬓斑白,在空旷的厅堂坐到天将二更了。雨中听到山果落下的声音,灯光下草虫纷纷啼鸣。

白发终究难以变回黑发,黄金这样的丹药也难以炼成。要想除去年老多病的烦恼,唯有学习不生不灭的佛法。

全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写出诗人思想觉悟即禅悟的过程。从情入理,以情证理,写诗人时迈人老、感慨人生,斥神仙虚妄,悟佛义根本,流露出诗人想皈依佛门的禅思,表现了诗人决心修佛、永离人间苦海的愿望。

2、《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唐代〕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前两句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两句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

全诗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以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3、《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元代〕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

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

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

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月光下,桂花的香气趁着风四处飘荡。砧杵捣衣声催动满天霜,路过的大雁叫声嘹亮。

这雁声,唤起了离情,敲残了心中愁况,使身处异乡的我,梦绕魂牵着家乡。夜凉如水,枕凉如冰,这背井离乡的愁苦,不允许旅居在外者倔强逞强。

这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小令,借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鸣等意象写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全曲通过色、香、声、感,将“秋夜”与“客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一体,清丽秀美,口语自然而又有韵律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谒金门·秋夜》

苏轼 〔宋代〕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

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

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在秋夜的帐帷里,那计时的满滴长久地陪伴着贵人不能入睡。低枕的玉枕渐渐凉了,轻薄的绣被已用上了,床上弥漫了一片秋天的气氛。

晨光浸透窗纸,窗外报晓的雄鸡发出第一阵鸣声,鸡声断断续续,又从耳边传来,天已亮了,但鸡声还未停息。

全词在写一个贵人的秋夜思和余思,可词中却找不到一个“思”字,更找不出在“思什么”。词人运用通感的手法,从色与声的沟通、挪移中构思了“秋帷”人的秋思图。上片,“秋帷”人一言不发,无声胜有声;下片,“鸡声”声声不断,则是有声衬无声。

5、《秋夜》

朱淑真 〔宋代〕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

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漫漫秋夜,孤衾独宿,烛花频剪,夜久无眠的愁绪。诗言浅味永,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6、《江上秋夜》

道潜 〔宋代〕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这首七绝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

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7、《秋夜》

陈与义 〔宋代〕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前两句虽然纯粹是写景,但首句说“中庭淡月照三更”,表明了他半夜三更还在庭院中徘徊不睡,预伏下诗人是因秋而有感,难以入寐,三、四句就理应写情,表示悲秋情怀。然而诗人又偏作拗折,不但不写悲秋,反说请凌厉的秋风不要把树叶都吹尽,使得耳中缺少了沙沙的秋声。

这首诗表面上是说自己不会发愁,有意寻觅秋声,唯恐缺少了引起愁思的秋声,是豁达语,实际上是作者在故作旷放,藉以抒发牢愁。

8、《秋夜曲》

张仲素 〔唐代〕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漏壶的滴水丁丁作响,秋夜为何如此漫长?无边无际的薄云间漏下淡淡的月光。

暗处的秋虫一整夜都在鸣叫着,给出征在外的丈夫准备的寒衣还未寄出,此时千万不要下霜。

这首诗写女子在月夜通宵听着滴水和虫鸣、看着天空中时时露出的月亮,因想到丈夫在外没有寒衣而求告上天不要降霜,表现出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9、《晚秋夜》

白居易 〔唐代〕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月光如水,残菊傍疏篱,落叶飘零,塞鸿急飞,秋深夜静,寒气袭人,惟见诗人凝神遐思。此诗氛围清冷寂静,色彩皎洁幽丽,韵味清新隽永,通俗浅显,平易近人。

《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杰作。正如清代诗评家叶燮在《原诗》中评论说:“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此诗就是如此。

10、《秋夜二首》

孔文仲〔宋代〕

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

雨声冲梦断,霜气袭衣单。

利剑摧锋锷,苍鹯缩羽翰。

平生冲斗气,变作泪汍澜。

我孤独地愁眠,长夜何其漫漫;秋已深,天已凉,破窗难挡风寒。雨声淅沥,冲扰好梦难成;霜气袭人,更觉身上衣单。

锋利的宝剑已折断了“锋锷”,猛禽“苍鹯”也垂下了羽翼。我平生心志高远,气冲斗牛,可现在只落得泪下潸潸。

诗的前半部分,在深秋寒夜的背景上,以悲凉之景衬托他的凄清和痛楚。秋雨、苦霜则象征环境的艰险。后半部分是愤激之言,诗人一泻为快。利剑和苍鹯正是他心志高远、品性坚强的象征。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