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70+,阅读最多允许错几个?——学府考研

考研这场战役,复习的投入时间与产出效益并不一定是成正比的,掌握了合适的方法,备考复习可以事半功倍。
学府菌说:考研英语最拉分的是阅读,阅读看似很难,实际上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根据分值分布可以看出,无论英语一还是英语二,阅读理解都占据了40分的最大分值。要想英语70+,阅读理解最多只能错5个,也就是说,至少要拿到30分。
而且,这也是保守估计,根据咱学府考研近三年的数据统计,英语想考70+甚至80+平均只错2~3个,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真是任重道远(大家没事可以算算分提提神)。
分析完了,咱也回到眼前,学府菌发现,目前很多同学还没有突破单词和长难句的大关,也就是所谓的看不懂,但是大家请相信,这个属于记忆层面,花时间是绝对可以弥补的(怕背东西的同学,就抄下来反复看,慢慢就熟悉了,实力起来就不怕背了),所以除去记忆层面更为关键的就是技巧!所谓的看懂了,做不对~
就像前两天一个同学所提到的,感觉只有一篇文章看不懂,却错了13个该如何是好;还有另一位同学跟学府菌讲了一个心酸的“笑话”,他说做了2005年的真题,用2015年的答案对得了24分,用2005年的答案对,只得了18分。不难看出,即便能大致读懂,做对题也是不容易的。。。
好好好,暑假也快结束了,是时候讲一波技巧了,这次咱们还是请到了学府考研学姐来给大家讲讲阅读到底该如何的高分!

一、主旨题
1.标志:题干中有best title, main idea, main problem, conclusion,mainly discuss, mainly deal with或者问作者的写作目的purpose,the author intends to等字眼
2.方法:
(1)定位:直接定位主体词或主题句
主体词:文章的中心对象 主题句:关于中心对象的结论
主体词:1.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名词 2.主题句的主语 3.题干中反复出现的名词
主题句:带有总结, 概括性的句子 1.文章首句; 2.文章开头转折处;3.文章开头引入结束处;
(2) 替换(+排除)
1.文章有明确的主题句时,将四个选项与之相比对,同意替换的为正确选项。
2.当文章没有明确的主题句,或问文章标题时,替换和排除同时进行:
Step 1.正确选项中必须包含主体词或者其同义替换词
Step 2.正确选项范围不能过小(包含细节);正确选项范围不能过大(包含文中未提及的内容)
Step3.语义辨析
注意:利用宏观阅读技巧作主旨题,不管是出现在什么位置,都把他作为最后一题来做。
二、例证题
1.标志:题干中有case, example, exemplify, illustration/illustrate, demonstration/demonstrate等字眼
2.解题关键:不在于是否看懂了例子,而在于是否找到了例子所支持的观点。
3、方法:
A.返回原文找到包含例子的句子。80%向上,20%向下;
B.找到例子相对应的观点或者结论的句子
C.在四个选项中寻找与找到的论点表达最一致、意思最接近的一个。
注意:有时候例证题所支持的观点需要归纳总结,观点和例子可以不在同一段落
三、词汇题
1、标志:
在题目中明确指出某处的单词或者词组,要求辨别其意思。
2、解题关键:
该单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上下文
3、方法:
A.返回原文找到包含题干的句子
B.进一步根据句中或句间正反关系确定题干所对应的线索(词,词组,句子)
C.利用上下文中逻辑关系将四个选项代入替换,看语义是否通顺
注意:1.如果该单词认识,并且不超纲,那么他的字面意思绝对不是正确答案。其正确答案是根据上下文推出的更深层的含义,该含义也许与原单词表面意思没有关系(词本无义,义由境生)
2.词汇题和例证题都可以采用代入法验证答案
>>>>背单词这么背
❶ 场景记忆法
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各种各样的场景,比如地铁上:the next station is xxx
动车上:We are now approaching xxx
电话中:Sorry!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busy now,please redial later.
或者一些商品的包装袋上,商场的提示标语等等,全球化已经使英语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加频繁地见到和使用,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就能多认识很多单词,同时还能学习它的用法。
❷注重熟词僻义
在考试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有时就是那些简单的常见词汇,相联系的,记忆这些词可以用到语境记忆法。比如“late”,大家比较熟悉的意思是“迟的、最新的、晚的”,但它还有一个意思是“已故的”;又比如“game”,大家都知道是“游戏、比赛”的意思,但是在考试中它出现过的意思有“猎物、种群”;或者“blue”熟悉的意思是“蓝色”,但它还有一个意思是“沮丧的、忧郁的”。
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完全不一样,因此像这部分常考查熟词僻意的词汇,要把所有词义都记下来,以及在平时做题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归纳,把遇到的熟词僻意都记下来,这样不断地积累和总结,就一定能有所提高。
四、推理题
1.标志:
题干中往往出现infer, imply, learn等字眼
2.方法:
A.题干中有具体定位信息的时候,返回原文找到包含定位信息的句子;题干中只有段落号的时候,该段的所有句子都是线索;题干问某句话能推出什么,这句话所在段落的所有句子都是线索句;题干中没有任何定位信息的时候,利用选项定位
B.找到定位的句子或者段落进行思考,特别注意文章中含义深刻或者结构复杂的句子,因为对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不能一下子理解的长难句是命题所在。
C.与选项进行比对,注意与主题越为接近越能够成为最佳选项
注意:绝大多数推理题答案是文章中心或原文某句话的同义表达,正确答索与原文之间基本上不存在推理关系。
五、态度题
1、标志:
题干中出现attitude,deem,consider,regard,tone等字眼
2、解题关键:
返回原文,准确定位。
3、作者态度可以分为三大类:
(1)支持,乐观,赞同(positive,optimistic,approval,supportive)
(2)客观、中立、公正(neutral,objective,impartial,disinterested)
(3)反对、批评、怀疑(negative,critical,doubtful,suspicious,skeptical,questionable)
4、如何识别作者态度:
方法一:可以根据作者论述的主线及举例的方式进行判断。
方法二:当作者态度没有明确提出时,找文章中有褒贬含义含有感情色彩的词。
注意:作者的态度一般与文章中心相联系。做题时不要把自己的态度纳入其中,而且要注意区分作者的态度和作者引用别人的态度。
作者以下的态度一般不对(永陪选项):
indifferent,gloomy,sensitive,scared,biased,subjective,puzzled,confused,uninterested,unconcerned,prejudice,contemptuous
最近几年,出题人最爱的态度是:questionable,challenging,skeptical,doubtful,dubious
选项如果不是态度明确的肯定或者否定的词,而是改为带有程度限制的词语,带有如下词语的选项往往是正确的:guarded(慎重的),qualified(有条件的),tempered(缓和的);一般带有绝对化或者过于强烈的词的选项必然是错误的,如: strongly, completely, entirely.
>>>>其次,预防惯性思维注意选项中的这些陷阱
❶ 承上不启下
新题型注重考查文章结构。一般文章结构是开头引入,中间叙述说明,结尾总结,也就说明文章需要上下衔接,也就意味着如果选项只承上而不启下那就是出题者设的陷阱,一定要慎重。
❷ 违背中心主旨
阅读理解部分是建立在文章的基础上的,因此每段都和文章主题有关系,如果脱离了文章中心,或者段落中心,那一定是无效的答案。道理总都听得懂,但是做题就是做不对。所以,文章主题的重要性一定要注意!
六、细节题
1、标志:
题干上有五个W(Why,what,where,when,who,how)一个H(how)提问,其中5W-1H表示;(也就是不包含以上各题型标志的题都是细节题)
2、解题关键:
返回原文,准确定位。
3、方法:
扫一遍5个问题,对题干信息有个印象,看一眼就行了,不需要记住。然后按顺序精读,对含有题干信息的语句仔细阅读。另外,留意“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st?”、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这之类的问题,在分解阅读时可以顺便留意一下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一个问题,答案一般就在第一段。后面几问同理,这样整篇文章被分解成四五个部分,一部分最多三四个长句,对每个部分认真阅读,目标清晰,很容易得到正解。
正确的选项往往以同义替换的形式出现。这一点是成败的关键,考研英语阅读的每一个问题都是非常严谨的,其严谨在于:正确选项实质上就是原文中某句话的同义替换,而不是靠蒙和猜,正确选项一定能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
同义替换分2种。第1种是:正确选项中的某个短语和原文中的某个短语意思相同,如explore和probe都是“探索”,shared和collective都是“共同的”,purchase和for the sale都表示“交易、买卖”。
第2种是:正确选项是对原文中某句话的概括,如:“discovery is described as seeing what everybody has seen and thinking what nobody has thought” 概括起来就是 “scientific work calls for a critical mind”(当然这里critical的一词多义要非常熟悉才行); “Politicians have repeatedly“back loaded” public-sector pay deals, keeping the pay increases modest but adding to holidays and especially pensions that are already generous” 概括起来就是 “the income in the state sector is indirectly augmented”(第二个例子的意思是“国有部门虽然工资没涨太多但是其福利奖金有所增加”,所以概括起来就是“间接地增加了国有部门收入”)。
注意出题人设置干扰项时的惯用伎俩。干扰项无非以下几种:
①偷梁换柱:原文中说“人物A做了事件B”,干扰项为可能为“人物C做了事件B”,而人物C其实在原文中另一处出现的。如果仅凭印象选择,很容易出错。
②前后混淆:如“人物A在文中第3段提出了某观点”,干扰项可能为第1段里的某个观点,前后顺序颠倒。原理上与偷梁换柱差不多。
③以偏概全:原文中说“事件A的必要条件是B、C、D”,干扰项可能为“如果B发生,则A一定发生”。
④过度引申:原文中说“A今天做了某件事”,干扰项可能为“A经常做这件事”。
⑤无中生有:干扰项是YY出来的,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比过度引申更离谱。
⑥曲解原文:原文中说“A很好”,干扰项可能为“A不好”,当然不会这么直接。
>>>>最后,真题应该怎么用?
❶ 每套题至少做三遍
第一遍考查自己的英语水平,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第二遍分析试题,摘录生词记忆。理解长难句,思考文章结构及试题类型等。第三遍重点分析干扰项。
做题时把答案写在空白纸上以便后面重复做。有的同学会认为做完一遍已经记住答案了再做就没意义了,你试着一个月甚至是一周后再做一遍,效果可能还是不好甚至更差,若是这样就说明你还没有完全理解考点和出题人的思路。所以说反复做真题很有必要。
❷ 重复做真题答案会冒出来,但不要直接写答案
把每一次做真题都当做是第一次做,做题的思路过程要完整,即使后来做你依稀记得文章意思也没关系,这时候选答案就要更加慎重,不要模凌两可,要以准确的令人信服的理由选出答案。
经过这样反复的思考过程,后面做题才会更加熟练和完美,记得每次都要掐好时间。,争取每一次重复做题都比上一次用时更少。
要把考研英语的历年真题当做教材来研究,只要好好研究真题就能从中找到解题的思路,也会给自己的复习找到方向。
以上的内容理解了多少呢,不着急先保存起来,等遇到错题,直接对一对这篇文章,现在错完全不可怕,分析总结一下,咱就彻底学会了!不信,为了自己的70+,去看今天的每日英语,直接操刀,练练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