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迷古代文化艺术之家

文玩人:回归初心,方得始终

2017-03-29  本文已影响76人  成都盛世文玩

如今文玩俨然已经成为时尚界的翘楚,并且还有层出不穷的新品种,其实更多的人是把文玩当成一种装饰,也许都是星月,但是搭配出来的感觉却截然不同,这就是人们被他吸引的地方。

然而在古代,文玩只是文人雅士或者是达官贵人的专利,相比现在的种类并没有那么多,历史比较悠久的且现在还很火的文玩核桃,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文玩核桃其实是用来强身健体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不是这单纯的用途,那时因为信息闭塞,导致文玩圈都比较小,比较有地域特色,文玩核桃的发源地就是在北京,直到现在北京周边的核桃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

传说在康熙年间,一位太医把两颗核桃献给康熙之后治好了康熙爷的病,后来从宫内传到了宫外,文玩核桃到康熙爷这里才真正火起来。而清朝最喜欢文玩的皇帝,恐怕非乾隆帝莫属了,找度娘看看他的收藏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清朝的贝勒爷有三宝:扳指,核桃,笼中鸟,这三宝估计在北京的胡同里随处可以看见,这三宝也传遍了全国,这就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传统的坚守。

老北京的核桃也发展出狮子头、虎头、鸡心等等,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文玩最初的目的都是很单纯的,玩的人多了,也就发展出别的种类了,这就是在传统上创新。

然而佛珠在古代虽然也比较盛行,但是用途比较单一,,无论是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都是用来诵经念佛的,汉传佛教的佛珠样式比较单一且没有配饰,而藏传佛教的却要精致的多。

藏区因为宗教原因,佛珠几乎人人都有,蜜蜡松石作为佛珠的配饰是可以被当成货币使用,可是他们并没有所谓的文玩理论,佛珠承载的是他们的信仰,而蜜蜡松石却承载额是他们的生活。

就拿简单的菩提子来说,相传第一串佛珠是释迦牟尼用一种叫“木患子”的种子做成的,但是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菩提子就有30多种,可以做成佛珠的就有18种,这些菩提子都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闪光点,都聚集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信仰。

在传统上创新无可厚非,也值得鼓励,但是现在的人连老祖宗传下来的盘玩方法都要“更新”,为了追求急速包浆和上色,发明出机刷、上油机刷、上药机刷、泡药,前两者还能勉强接受,后两者简直是辣眼睛,这已经失去了文玩原有的盘玩乐趣,文玩,重要的是“玩”,即要在手上把玩才能体现出文玩的精神追求。

早期的盘玩方法也只是搓、盘、念、揉,熄火慢炖,再加上时间这一味“调味料”每一件器物所带来的韵味都是现代任何玩物所不能媲美的,那是因为盘玩它的主人跟现在的人心态有着天壤之别,传统的盘玩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是他们有知足常乐的价值观,而现代的文玩人有多少能够真正理解这样的境界呢?

不知从哪一天起“文玩”从文房四宝变成佛珠手串,玉石甚至是珠宝的代名词,从这些名字来看甚至都已经变成金钱的代名词,这也就是现代人面对文玩那么浮躁的原因了。文玩圈还是有那么一股清流,他们也是随波逐流走到今天,从各种木头到各种籽,也善于发现可玩的种类,但是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他们的初心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以玩养性,以盘养德”,我希望这样的人能够越来越多。

回归初心,文玩之雅兴本着修身养性的心态去品味它,欣赏它,或者把它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也不为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