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酷说《老子》27 ▏世界上的一切恶人,都是身不由己。
题引:
世界上的一切恶,皆有其迫不得已的一面。
世界上的一切恶人,都有其身不由己的一面。
当然,我所说的“迫不得已”和“身不由己”,并非是指“恶念”和“恶人”在执行某一个人或者组织的命令。
而是说,“恶念”和“恶人”其实不是“自由身”。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
㊣善数,不用筹策;
(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筹;)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善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翻译。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1、
弃人,简单来讲就是“废人”。
所以中国有一个词叫“废弃”。
当然,我们还可以说得更具体一点:
弃人就相当于是“无用之人”。
2、
弃人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他本身是“大用之人”,但在外行的眼里,他是一个无用的“弃人”;
第二种,他看起来是无用的“弃人”,但若换个地方,他其实也是一个“大用之人”。
所以:
第一种人我们往往会看走眼,不妨称之为“用错了眼光的人”。
第二种人我们往往会放错地方,不妨称之为“放错了地方的人。”
3、
在2002年,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生物研究小组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将90只蚂蚁分成三组,每组30只。
然后分别在三组蚁群的人工巢穴里安装了微型摄像机,对它们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
每个小组都有那么六七只蚂蚁整日无所事事,几乎不参加任何工作。
要么躺着不动,要么发呆卖萌,要么四处闲逛。
所以实验人员给它们起名叫做:
“懒蚂蚁”。
按照常理:
蚂蚁属于勤劳型的动物群体,怎么会容忍这些好吃懒做之徒呢?
于是研究人员暂时断绝了蚁群的食物来源,看看会有什么反应。
结果出人意料:
那些原本勤快的蚂蚁们立即陷入一片混乱,急得团团转。
反倒是那些“懒蚂蚁”挺身而出,四处打探,最后带领蚁群找到了新的食物来源。
原来,这些懒蚂蚁平时看上去游手好闲、不事生产。
其实它们是为了探寻和侦查,以便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和变化。
更加有趣的是:
当研究人员把“懒蚂蚁”全部抓走放在一起时,其中80%的“懒蚂蚁”自动变成了勤劳蚂蚁,仍然有20%的蚂蚁“懒惰”依旧。
也就是说:
蚂蚁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在基因里形成了这样一群“懒惰”的智慧群体。
4、
可是,在我们人类看来:
这些懒蚂蚁可有可无,完全是一群不劳动的废物,就相当于是我们人类某些团队里的“弃人”。
比如在《汉书·萧何曹参传》里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情节:
公元前202年,刘邦终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
于是在朝堂上大宴群臣,论功行赏。
刘邦说:“萧何功劳最大,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此话一出,众人不服。
武将们纷纷进言说:
“我们天天驰骋沙场,个个身经百战,尤其是曹参将军,满身刀伤七十余处,攻城略地最多,应当封为第一。”
刘邦摇了摇头说:“你们都知道打猎吧?”
众人都说:“知道。”
刘邦接着说:“打猎的时候,虽然抓住兔子的是狗;但是,指示狗去哪里抓兔子的是人。
你们功劳再大,也不过是一只“功狗”,而萧何是一个“功人”。”
众人听后,都无言以对。
众所周知:
刘邦曾经说过有名的“三不如”,除了说自己谋不如张良和武不如韩信之外。
他对萧何的评价就是:
“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显而易见:
萧何在这个意义上就等于是一只“懒蚂蚁”,就等于是一个无用的“弃人”,起码在众人眼里如此。
但事实上呢?
萧何的功劳是最大的,因为他保障了整个汉王朝的正常运行。
简而言之:
萧何是一张背景图,其他的文臣武将们只是画作上的英雄人物。
或者叱咤风云,或者羽扇纶巾。
但是,我们不妨仔细想一想:
他们餐桌上的食物是谁提供的?他们胯下的马匹是谁送来的?
他们手里的扇子是哪里来的?他们手上的武器又是哪里取的?
没错,这些都是萧何的功劳。
如果没有“萧何”这个大背景的衬托和支撑,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在一幅图画中显现出色彩和光芒。
没错,萧何是一个我们“用错了眼光的人”。
幸好,刘邦没瞎。
所以刘邦最终成就了一番王图霸业,本质上就是因为他能做到“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5、
我们都知道:
美国的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
但是在上个世纪早期,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遇到了一个难题:
因为必须在暗室工作,所以视力正常的人一直很难适应黑暗的环境。
那怎么办呢?
有一位经理突发奇想,建议说:
“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何不让盲人来干这项工作呢?”
于是柯达公司决策层下令:
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
果然,盲人一出手,就大大提高了感光材料的生产效率。
6、
但是要知道,在那个时代:
盲人,在世人的眼里就是一些没有生产能力的人。
即使是在当代,我们大部分人依旧是这个观点,虽然我们嘴上可能不会承认。
然而,柯达公司只是给盲人换了一个环境。
他们的生产能力和工作效率,立马就把我们这些普通人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事实证明:
盲人绝非“弃人”,他们只是一群放错了地方的人而已。
显而易见:
柯达公司之所以能在影像产品界引领世界一百年,跟他们善于“因材施工”的管理是分不开的。
这种“因材施工”的管理方法,用老子的话说不就是“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吗?
7、
其实,这些智慧中国商朝的一代名相伊尹早就运用的炉火纯青。
据《淮南子》一书记载:
商汤的宰相伊尹当初修建宫殿的时候,十分善于用人。
比如:
他让强壮的人背土,独眼的人推车,驼背的人涂泥抹墙。
总而言之一句话:
“各有所宜而人性齐矣。”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让每个人各适其性,各得其所。”
8、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有一些人没有安排在适当的位置,或者生活在适当的环境,会有什么样的副作用吗?
答案是:
有。
但是,关键还要看能力。
一个人如果被放错了地方,能力越大,副作用就越大。
9、
我们可以举两个历史典故,记载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智囊·上智部·卷一》:
众所周知,南宋时期有一位臭名昭著的宰相叫秦桧。
但是,臭名昭著的只是他的人格。
如果论治国之才:
恐怕他的气度和见识,在某些方面要远远超出历史上不少能臣贤士。
比如在他当宰相期间:
曾经有一个狂士假借他的名义给自己写了一份推荐书,去拜见扬州太守。
幸好扬州太守见多识广,发现有诈。
于是派人将狂士押解进京,交给秦桧处置。
结果秦桧见了以后,二话不说,立马给这名狂士安排了一个有头衔无实权的官职。
有人就问:
“您为什么要给这么个骗子官做呢?”
秦桧就说:
“此人敢冒充我的名义,胆识超凡,绝非常人。
况且他罪不至死,如果我不安排一个闲职把他“束缚”住,恐怕他就要北走胡,南走越了。”
其实秦桧的政治敏感度非常准确:
如果这名狂士在中原不得志,一定会向北逃到契丹、西夏或者向南逃到一些更加偏远的国度。
那么对于南宋来说,无异于纵虎归山,后果可能极其严重。
你或许会说,这也太夸张了吧?
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历史上还真的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只不过时间更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
10、
公元1040年,西夏国向南侵犯中原。
宋军匆忙迎战,结果大败,史称“三川口之战”。
在此背景下,宋仁宗重新调整了部署,派韩琦和范仲淹这两位重量级名臣去镇守边关。
就在这时候,有两个落第文人准备建言献策。
一个叫李昊,一个叫张元。
当然,他们二人才气纵横,胸中自然凝聚着一股文人特有的孤傲。
没错,他们耻于自见,也不屑于走寻常路。
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
把自己的诗文刻在一块石碑上,等到风和日丽时。
找一个石匠背着石碑,专门在韩琦和范仲淹视察的地方来回晃荡。
终于有一天,韩琦和范仲淹看到了他们的石碑。
两人驻留片刻,沉吟良久。
结果,最后范仲淹说:
“如此心机,恐怕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于是两人拂袖而去,留下李昊和张元在原地,恨得咬牙切齿。
11、
最后的结局是:
李、张二人一怒之下投奔了西夏,在酒楼中题诗时被西夏的皇帝元昊赏识,从此一跃成为元昊的座上宾。
尤其是张元,后来甚至当上了西夏的军师和国相。
就在第二年,也就是104年。
张元辅佐着元昊再次入侵中原,打败了韩琦麾下的宋军。
史称“好水川之战”,据记载,此次战役宋军阵亡的将士高达七万之多。
其实不止于此,后来西夏又陆续对北宋发动了麟府丰之战和定川寨之战,结果都是夏胜宋败。
宋军伤亡惨重,元气大伤,从此在军事上一蹶不振。
没错,张元在这三大战役中可谓是运筹帷幄,功不可没。
12、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当初韩琦和范仲淹二人不是那么一本正经,而是像秦桧那样用人不拘一格的话。
历史的走向,会不会偏离原来的轨道呢?
虽然历史无法假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韩范二人起码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无论是胸襟还是手段,都输给了后来的秦桧。
13、
北宋经历了西夏的三次劫难,大受震动。
朝廷上下,无不对“张元叛逃”一事痛心疾首,仰天长叹。
最后在公元1057年,在文武群臣的力谏之下。
宋仁宗不得不革除了当时科举进士中淘汰录取制,下令说:
从今往后,凡是考中进士者,殿试时不再淘汰。
即使是那些科举成绩可能不太好的“差等生”,也一律授以“同进士出身”名衔。
——王咏《燕翼诒谋录·卷五》
王咏最后感叹道:
“一叛逆之贼子,为天下后世士子无穷之利也。”
可惜的是:
北宋王朝牺牲了几十万将士的鲜血,才终于领悟了“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这句话。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1、
东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大将军叫陶侃(259~334),他是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
他曾经在掌管荆州的时候,当地的一大产业就是造船,所以船官常常会锯木头。
但是,剩下的碎木屑往往是随地遗弃。
陶侃上任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叫人把这些没用的碎木屑全部收集起来,堆放到仓库里。
当时许多幕僚都不理解他的用意,直到有一年正月。
天降大雪,满地泥泞。
陶侃命人从仓库里拉出存放的碎木屑,全部倾洒在官府门前的雪地上。
结果前来上班的官员们一个个都脚不沾水,如履平地。
从此,他们才纷纷称赞陶侃无用之用的高明。
2、
还有一件事,当时的官府在征用毛竹时,截取完剩下的根楔往往是随手乱扔。
陶侃却十分痛惜:
于是叫人把这些没用的根楔全部收集起来,堆放到仓库里。
当时弄得许多幕僚都一头雾水,直到有一年,桓温将军攻伐蜀国。
一时间铁钉缺乏,战船无法凑齐。
陶侃命人从仓库里拉出存放的根楔,一根根全部做成木钉。
从而成功地打造了足够的战船,为桓温灭蜀立下了重要的一功。
3、
那么, 陶侃的智慧表现在哪里呢?
表现在:
他不会轻易给某一个东西下定义,尤其是下有用或者没用的定义。
换而言之:
他对每一个事物都心存敬畏,不会随便去贴标签。
没错,当一个人在内心中:
能够逃出大众思维的牢笼,能够打碎某种约定成俗的网罗时。
才算在精神上断奶,才算是真正的成熟,也才谈得上创新和发明。
所以西方有一句谚语说: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珍宝。”
这就是圣人为什么能够做到“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的根本性原理。
当然,或许你会觉得陶侃的故事虽然值得赞赏和学习,但形式未免有些太简单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个交错而复杂的““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的典故。
4、
众所周知,北宋时期有一臭名昭著的宰相叫丁谓。
当然,臭名昭著的也只是他的人格。
如果论治国之才:
恐怕他的头脑和能力,要远远超出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名臣贤相。
尤其是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他可以说是整整碾压了一个时代。
有的人曾经统计过:
从二十世纪80年代起,丁谓在管理学教材尤其是在系统工程教材中被提到的次数和被引用的概率,可能仅次于都江堰的创建者李冰父子。
那么,丁谓究竟做了什么样惊天动地的大工程,竟然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青睐呢?
还别说,丁谓在历史上真的做过一个;历史上了不起的工程:
修建玉清昭应宫。
玉清昭应宫,是北宋鼎盛时期由宋真宗下令兴建的一座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道教宫殿建筑。
建筑一共分为2610个区,有3600余楹。
公元1008年四月动工,至公元1014年十月建成,历时七年。
遗憾的是:
在公元1029年发生了一场大火,这座辉煌的皇家道教宫殿,仅存在了不到15年就灰飞烟灭。
不过,虽然玉清昭应宫化成了一堆灰烬。
但是, 丁谓在修建时期那闪光的智慧却幸运地保存下来了。
当然,这要归功于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
5、
沈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二》详细地记载了丁谓修建玉清昭应宫的过程和方略。
首先,此工程面临三大难题:
第一,需要超量的泥土。
但是京城中空地极少,取土只能从郊外,路途遥远,费时费力。
第二,需要大批的建筑材料。
但是京城中材料极少,只能从全国各地运送。
走陆路,显然交通不允许。
走水路,最方便的是汴河。
但汴河距离皇宫还很远,从码头运到皇宫,依然路途遥远,费时费力。
第三,需要强力的善后工作。
工程中剩下的碎砖破瓦废木头等等,必须还要运出京城,同样费时费力。
所以,当时的许多大臣纷纷上书进谏。
当然,“劳民伤财”肯定是他们劝阻的主要原因。
但还有一个隐性的原因就是:
在他们看来,这项工程太大太难。
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建成的宫殿,即使完工,也起码需要几十年。
最后,宋真宗找到了丁谓。
丁谓经过三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后,终于想出了一套科学而周密的施工计划。
没错,他凭借一己之力,完美的解决了上面的三大难题。
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6、
首先,从皇宫内向外挖了几条深沟。
将挖出来的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解决了缺土问题。
其次,将汴水引入新挖的深沟中。
利用木排和船只运送木材石料,解决了运输问题。
最后,等到材料运输完成,宫殿修建完毕。
将沟中的水排掉,再把工地上废弃的砖木垃圾填入沟内。
用灰土一盖,夯实后,深沟重新变为平地。
7、
怎么样?我想无论是谁看了丁谓的计划,都一定会惊叹他的智慧和天才。
一向以研究科学闻名于世的沈括也忍不住赞叹这个工程说:
“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其实,丁谓节省的何止是金钱。
原计划起码要拖十五年以上的大工程,在他的筹划下,只用了七年便完工。
“丁谓造宫”,从此成为了工程理论课本上的一个典型教材。
而丁谓建宫的每一项措施,用老子的话说,不就是“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吗?
8、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什么是“袭明”。
所谓的“袭”,其实就是指“因袭”和“沿袭”。
如果换一种哲学的表达方式就是:
“承袭式发展”。
孔子所谓的“因材施教”,翻译成现代语就是:
“承袭着每个人的特性去发展的教育。”
9、
所谓的“明”,我们可以不妨用形象的思维去理解:
把“明”看成是别人身上的一个“闪光点”。
10、
所以,“袭明”的意思就是:
圣人善于“承袭式发展”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文子·自然》里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
“圣人举事,未尝不因其资而用之也。”
《淮南子·齐俗训》的篇章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舜有九贤,汤有五辅。
而舜 、汤无一能而传圣名于后世者,何也?
善因也。”
显而易见:
虞舜和商汤就是善于“承袭式发展”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的明君。
所以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流传于后世,反而是辅佐他们的人个个都有一技之长,闻名天下。
虞舜和商汤的治国之道,就是老子所说的“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1、
一般情况下:
不善人,不会把善人当成老师。
善人,也不会把不善人当成“资粮”。
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局限。
最近几年的一些前沿的心理学家们发现:
大多数书籍,对于大多数人的性格塑造而言,并没起到什么作用。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人如果愿意去看书,说明他的自控力本身就比较好。
而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去看书,说明他的自控力本身就比较差。
所以:
看书的人,他们的自控力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一点。
不看书的人,他们的自控力依然是一如既往的糟糕。
也就是说:
书,只对愿意看它的人才有用。
在那些不看书的人眼里,书就是一块没用的砖头。
一句话:
越是需要读书的人,越不读书。
2、
那么, 我们当然可以把这种观点大而化之:
越是需要上学的人,越不上学;
越是需要赚钱的人,越不赚钱;
越是需要努力的人,越不努力。
因为,他们受自己思维的局限和见识的束缚,一直在黑暗的没有光线的森林里“鬼打墙”。
一个走不出自己认知的人,怎么可能走进别人的思想呢?
所以:
越是不善的人,越不会向善人学习。
也就是说:
老子在这里强调“善人者,不善人之师”,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因为真正的不善人,根本就不会去读《道德经》。
3、
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二句: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自古以来对这一段话的理解,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派别:
一种是阴谋派。
一种是修道派。
阴谋派的代表是韩非子,《韩非子·喻老》里有一篇文字是这么解读老子本段的:
话说古时候,周文王有一块天下名玉。
商纣王垂涎已久,于是派胶鬲前来索取,但文王坚决不给。
商纣王又派费仲来要,文王当场就愉快交出来了。
身边的人就问:
“胶鬲是贤人,费仲是奸臣,文王你怎么亲奸臣远贤人呢?”
文王就说:
“正因为费仲是奸臣,我才把美玉交给他。
如此,商纣王便会对他刮目相看,更加重用。”
所以,韩非子认为:
周文王表面上喜爱费仲,其实是为了麻痹和扰乱商朝。
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文王的这种做法,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而费仲,其实就是周文王用来腐蚀和推翻纣王的一个隐形“资本”。
也就是说:
周文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的一切高尚,只是化了妆的卑鄙。
换而言之:
周文王表面上呈现出来的是一副谦谦君子形象,其实内心里装着一个狡诈的阴谋家。
当然,如果韩非所言属实。
老子就只能认栽了,毕竟在客观的描述上。
韩非对“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的解释,并没有犯任何一丁点语法错误。
不过,尽管如此,我还是准备要替老子伸冤辩白一番。
因为我相信老子的初衷是“修道派”。
那么,什么是修道派呢?
4、
众所周知,在中国一直有两部名声很大,流传也很广的家训:
一部是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另一部是明末清初朱伯庐的《朱子家训》。
其实,历史上还有一部“家训”同样价值非常,却鲜为人知。
这部书就是北宋文人袁采留下的一部家传经典叫《袁氏世范》。
在《袁氏世范·卷中》的“处己”篇里,有一条副标题:
“别人不善,我以为鉴”。
其所宣讲的理论就来源于老子的“不善人乃善人之资”这句话。
袁采还用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
“譬如磨石,彼自销损耳,刀斧资之以为利。”
意思是:
“不善人就好比一块磨刀石,善人就是刀子和斧头。
二者相互接触,彼此摩擦。
结果就是不善的人越来越磨损,善人却越来越锋利。”
没错,这个观点很像是一句佛家语:
“所谓恶人,就是来度你成佛的人。”
5、
其实,佛法中也确实存在着这么一套理论和传承。
佛教界的“八宗之主”龙树菩萨曾经讲法的时候,就有人问:
“如果我看到一个人很讨厌,怎么办?”
龙树菩萨说:“那他是你的亲人和老师,你应该更加爱戴他。”
这个人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要把一个讨厌的人当作亲人和老师?”
龙树菩萨说:‘“如果不是他惹得你心烦恼怒,你怎么能学会忍辱之法呢?”
这个人又问:“那他要是骂我打我怎么办?”
龙树菩萨说:“他的拳头其实是在锤炼你。”
然后龙树菩萨就用了一个比喻,非常之妙。
他说:“譬如金师炼金,垢随火去,真金独在。”
——《大智度论·卷十四》(略有改动)
意思是:
“他对于你,就好像炼金术师炼金一样。
他在烈火中将你心里的杂质渐渐除去,最后你就变成了一块百分百的纯金。”
简而言之,一句话:
不善的人,是善人修道成佛的“资本”。
6、
当然,无论是袁采的“磨刀论”还是龙树菩萨的“炼金法”。
其本质思想都可以归结为老子另一句名言,即:
“以德报怨。”
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
世界上的一切恶,皆有其迫不得已的一面。
世界上的一切恶人,都有其身不由己的一面。
当然,我所说的“迫不得已”和“身不由己”,并非是指“恶念”和“恶人”在执行某一个人或者组织的命令。
而是说,“恶念”和“恶人”其实不是“自由身”。
为什么呢?因为:
所谓的“恶”,只不过是情绪的奴隶;
所谓的“恶人”,只不过欲望的奴仆。
所以,如果我我们能站在一种悲天悯人的高度去看待他们的话。
内心中就会点燃一把温情的火,焕发出一束温暖的光。
这种站在上帝视角的俯瞰观照之爱,就叫“大爱”。
7、
当然,我们一般人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一般都被称为“圣人”,或者“圣徒”,也或者是“活菩萨”,还或者是“得道高僧”。
因为他们领悟了这个世界上最高级、最深刻、也最不可思议的一条真理。
这条真理,老子也无以名之,姑且称它是“要妙”。
所以才会说: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为要妙。”
第二十七章下半部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