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不好意思,你的知识不能变现

2018-05-21  本文已影响885人  我叫小闹钟
keep going

知识变现是当下最火热的话题之一,所以,知识付费也开始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当然,我倡导知识付费,这是对知识劳动者最基本的尊重,也说明,我们的时代进步了。

但是,知识真的能变现吗?我认为,这需要有一个前提,你需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变现的,是你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

一、别陷入学习的舒适区

我不得不说学习真的是件很爽的事情,尤其是对于那些爱学习的人来说,每当读到一本好书或者习得一个新的知识点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满满的成就感。于是就有些人,陷入学习的舒适区无法自拔了,把人生的大好时光都花在了学习上,而从不实践,可谓是学习的高手,行动的懦夫。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某高校的一男子,一年可以读近千本书,学校图书馆的书他读了一大半,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读完博士还是一直在学校里读书,没有经济来源,全靠父母资助。有人问他,你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不工作,他说我不喜欢工作,我就喜欢读书。

虽然这样的极端案例非常少见,但生活中真的不乏有很多学习积极、但做事很怂的人。

比如你一定见到过很多天天学演讲知识,但从不上台演讲的人;也有很多天天学人际沟通,也依然不会开口说话的人;天天研究创业理论,但没有勇气开始创业的人;天天研究夫妻关系育儿理论的人,自己的家庭关系一团糟,孩子也教育不好。

为什么会如此,其实就是因为学习很舒适,而去做,需要打破这种舒适区,很多人,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接受不了用自己不舒服的方式去做重要的事情。

学和习是分开的,学是为了更好的习,如果只学不做,学习的意义就没那么重要了。毕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未来是创造出来的。

二、有自己的知识构架体系

我们都知道一台车,它会跑,是因为他有发动机、有四个轮子、有方向盘、有制动系统、还有各个零部件,组合在一起成了一个整体,它才是一部完整的可以用的车。

我们的知识体系也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这些组成部分都有了,但是不会组装,都是散的,头脑里有很多的零部件,但缺一个可以开动的系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有一种学习焦虑,怎样感觉学了那么多东西,但是好像都没什么用呢,其实不是没有用,而是没有去有效地用。

我们身边都不乏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做什么好像都能做成功,而且成功的速度还越来越快。这类人是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可以触类旁通地自如运用这个体系的威力。你的系统里如果只有两个元素的时候,再怎么排列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当你的系统里有200个元素的时候,排列组合的指数型裂变就产生威力了。

三、人格的成长比能力的成长更重要

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人格。一个大成的人,不仅仅是能力超群,也一定是人格卓越的。

我有一次和我先生参加一场宴会,席间,有一个企业家,无论别人说什么或者做什么,他都会出来指点一下,他是一个国学爱好者,每年会花很多钱去和一些知名的老师学国学。我们整场吃饭的时间,几乎就是在被动接受他教育的过程,如何教育孩子、管教员工、经营家庭、孝敬父母、甚至一桌人吃饭谁该怎么夹菜怎么吃饭,都被他一一点评。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非常难受。

我和我先生说,这个人的企业一定做得不好,因为他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把学到的东西当成了教条的卖弄,而不是人格的升华。果不其然,过几个月就听到他公司频临倒闭的消息了。

而另一个案例,是李笑来老师和罗振宇的案例。我们知道罗胖的“时间的朋友”系列主题演讲非常火,但李笑来在很早之前就出过《做时间的朋友》这本书,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罗振宇是“侵权”了李笑来的概念。

换成别人,一定会很生气,我们见过太多市面上互撕的不堪入目的版权官司。

但是李笑来没有这么做,不但没有和罗振宇去撕,而是主动跑去合作,一起出了得到APP的专栏:通向财富自由之路。卖成了当年平台第一销量。

你看,这就是人格与格局的不同。牛人之所以牛,不是牛在多读了几本书,而是牛在骨子里的东西。

升华人格,我认为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了。

总结一下,善于思考加勤于执行,才是学与习的最佳结合。设定人生目标,懂得取舍和自己目标有关的学习内容,做一个持续的学习者、同时也是极致的践行者。

世界上有两种人,高谈阔论的人和动手实践的人,世界上满是高谈阔论的人,他们似乎认为,只要说得够多就等同于动手做了一样。但是你不同,你是动手实践的人,正是动手实践的人推动和改变了人类历史,正是那些思考策划、然后按计划采取行动、并坚持不懈的人,才让事实变成现实。

不好意思,你的知识不能变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