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记录
昨天参加了本学期最后一次班主任精英班培训,本来应该先整理整理培训笔记,写些感悟的。可,雷所在会议上讲的要勤写“班主任笔记”提醒了我。就在前几日,我班的农场种植活动模式进行了一次大变革,而我因忙于其他杂事,没有及时进行记录,错失了一次自我反思的机会。今天,我将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开展这两块内容进行一些点滴记录,也以此来提醒自己要常反思常记录。
一、班级管理方面
其实,我一直觉得班级管理这个词不大好听,提倡班级经营可能更好一些,毕竟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而师生是平等存在的,谈管理就显得有些高高在上的感觉了。班级作为一个集体总是有很多事情,而这些事情必须得有专人负责,才能有条不紊,那么经营在这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上好每周的周会课
我们班从四年级开始就一直上着周会课,也就是每周一上午的第一节课,目前有了一个小小的调整,在第二节课前面的二十分钟内完成。周会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块,一是,永远不变的主题《夸夸我的好同学》。学生们可以随便说,任意说,只一点要求,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其他同学的的表扬和认可,不管他得到的是哪方面的表扬,本周他只会做得更好。其实,被表扬也无形影响了学生的言行。人人都有羞耻心、上进心,这次被表扬了,他下次就不好意思再犯这样的错误,这就是表扬的艺术。二是,由值周班长汇报上周的情况,并提出在本周需要改进的地方。三是,由我给孩子们讲一个道德故事,让他们从故事中反省自己,也让故事为他们的道德树榜、引航。坚持了一年,发现效果挺好,我们的教育有时跟传销有些共同之处,就是一个不断洗脑的过程,不良行为、坏习惯时常提醒,虽然可能学生不能马上改回来,但至少在他心理埋下了一颗“善”的种子,久而久之,或许就会开出灿烂的花儿。
2、放手、挖掘学生的管理能力
我这人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太劳心,在班级经营上总是感觉自己看着、亲自参与才放心,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深深地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一、二、三年级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到这些,觉得学生懂事、能动能静挺好,到了四年级,看着同学们都离不开我了,事事依赖,我才发现事态的严重性。后来,我就慢慢的放手,琢磨出了一套挖掘学生管理能力的方法:(1)根据班级事务,细化设置岗位。(2)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每人选择1至2个岗位。(3)由班干部进行岗前培训。(4)通过考核,颁发上岗证,正式上岗。正是通过这4步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孩子们慢慢地走向了独立,也很好的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尤其是这个学期,同学们的变化尤为明显,早读不再需要我时刻坚守着,晨间管理员会早早的来到学校,带领同学们早读,卫生打扫、文明就餐、班级布置、绿植养护……这些同学们都以各司其职,用不到我操心了。
3、巧用班级“点赞卡”
十月初,在周会课第一项“夸夸我的好同学”项目中,我们派生出了“点赞卡”这一经营活动,由学生、家长、老师在小小的点赞卡上记录下伙伴、孩子、学生的美好瞬间,并隆重地转交给被点赞的人。放大细节亮点,淡化无心之错,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给学生更多机会“闪光”。这是我们设计这一班级经营活动的初衷。目前,这项活动虽刚开展了一周,就有16位同学接到了来自同伴的“点赞卡”,这无疑起了很强的激励作用。我想当“晒”优秀成为我们班级生活的常态时,学生就会感到自己的举手投足都是被关注的,被赏识的,就会感到自己的自身价值,就会按照优秀的标准要求自己并努力去做到最好!
二、班级活动的开展
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要想让大家感到在这个家庭的价值、温馨、充满活力,开展班级活动首当其冲。
1、系列化活动对学生成长更有帮助
零散的实践活动缺少一个长程的规划,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的震动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而有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能让同学们更有目的的去活动,去感知,有利于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例如,“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果只单纯的组织学生进社区去捡个垃圾,活动就结束了,那么这样的活动对学生而言,对社区而言,我想帮助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在组织这个活动前,先进行一个环保问题社会调查、根据调查进行环保知识普及(学生、家长),而后再进入社区进行宣讲、实践,回校后再进行一个活动回顾、总结、提炼。通过这么一个循环的系列活动,学生得到的不单是动手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知识收集、与他人互动沟通等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还实现了“小手拉大手”的辐射影响,其实想改变一种行为,最重要的是要先从思想整改入手。为此,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的班级活动就开始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那就是“乡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目前,利用暑假及学期中的假期时间,同学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已经走访了五个村落,重点探究了这些村落的古井、古树、古建筑以及一些民风民俗,而且还创建了我们班的农耕文化实践基地“红领巾小农场”,进行了第一期的种植活动,收获显著。本学期将着手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习体验节日的习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九月底的“团团圆圆话中秋”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系列化的实践活动对我们明年班集体创优整理资料的时候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撰写汇报总结上。当你的活动都是围绕一个大主题开展时,总结起来就会重点很突出,特色很鲜明,不会出现活动开展很多,却抓不到点,只是一一诺列,甚至是别的班级也都开展过。当然了,这个大主题的选定是要因班而异的,可以是根据班主任的特长,或学生的某些方面不足而设定。
2、开展活动兴趣很要紧
这点我深有体会。还记得开心农场第一期种植活动,虽然各项活动都开展的有条不紊,收获也是很大,但总是感觉少些什么,在后期统计活动人次的时候发现,活动的开展存在局限性,除了利用学校学习时间开展的农场活动是全员都参与了的,假期由组长组织开展的活动,参与人次只占了67%,有部分同学根本就没有参与进来。后来通过找学生谈话、自己反思,发现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二:(1)参加活动兴趣不浓,没有真正挖掘出学生的个体主动性。(2)部分家长配合度不高。另外,每次双休日活动都是在我的提醒下,孩子才会动起来。
第二期种植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为了不再重蹈覆辙,我们变换了活动的组织模式,由原来的“大团体、大合作”,变成了“小公司运营”模式,即竞选“老板”,招收员工,承包土地,聘请顾问,根据时令自由开展种植活动,收获期按照比例与我这个大老板进行“盈利分红”。本周三召开的招投标会上,同学们情绪高涨,一个个活跃度爆棚。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两天里,每个老板与员工都已经商定了公司种植的项目以及接下去开荒种地的时间,放学的时候还主动的跟我汇报了什么时候开展活动,甚至是有两个老板还说了为什么要选择那个时间活动。看来,这样的模式变革,对学生的触动非常大。有了兴趣,有了希望,后面的活动还需要我愁吗?我想肯定是不需要了,而这样的放权,想必活动中,孩子们收获的一定比我在组织时更多,当然我也还是会做好大老板的职责,及时做好引导。
3、学生自主活动是建立在引导活动之上的
第二期的农场种植活动能如此迅速的拉开帷幕,我想第一期农场种植活动产生的经验在这功不可没。同学们能自主组织活动是应该建立在引导活动之上的,如果没有前期的教师组织活动,学生的那颗自主心就不会开花,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组织活动是一件什么事。因此,在第一期农场种植活动组织中,我充当的角色大多都是组织者的角色,先让学生参与活动,接着帮助感知活动组织的几个关键点(主题、时间、活动准备、注意事项),而后选择几个比较有威望的同学辅助他们开展活动,就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班里已经涌现出了9位能单独组织活动的能手。那么,第二期活动中,由这些能手进行辐射影响,我觉得前景是可观的,而我也可以退居幕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