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从资产、收益和成本重新梳理发展线索
2021-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麦麦麦麸
说起锦衣卫,你应该不陌生。
锦衣卫和东厂、西厂一起构成了影视剧中,明朝宫廷三大“男团”。
在我们的印象里,锦衣卫是一个特务机构。
锦衣卫官员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神出鬼没而且手段残忍。
他们的出现,往往伴随着阴谋、告密和杀戮,让人不寒而栗。
那明代为什么会突然出现锦衣卫,他们真实的职能是什么?
飞鱼服、绣春刀真的是锦衣卫的标配吗?
锦衣卫和东厂、西厂、内行厂是什么关系?
《锦衣卫》这本书会给你答案,作者易强是一位历史作家。
在这本书里,他不仅详实地介绍了锦衣卫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还把锦衣卫看作是一种明朝皇帝的“专制资产”。
在作者看来,锦衣卫是明朝皇帝为了维护专制统治而创造的一种特殊资产。
由于历代皇帝,对这笔资产的打理方式不同,导致这笔资产产生的“专制收益”、耗费的“专制成本”也是不一样的。
通过这种思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在中国古代专制权力向顶峰爬升的过程中,除了国家公权力系统,在权力的灰色地带,明朝皇帝是怎么强化统治的。
由于这笔资产是皇帝的私产,所以收益和成本问题,会受到皇帝个人价值判断和统治能力的直接影响。
明朝前期的明太祖和明成祖是明朝的奠基人,他们的能力很强,在当时,国家的稳定存续也是皇帝的第一要务。
所以,锦衣卫在他们手里,能较好地发挥稳定统治秩序、巩固皇权的作用。
但老朱家的天下坐久了,锦衣卫就慢慢成为皇帝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
同时,皇帝为了巩固权力,启用了宦官群体,用来对冲锦衣卫带来的不确定性。
但这却加重了明朝王室的负担,扰乱了政治秩序,加剧了明朝的衰落。
到这个时候,专制成本已经超出了专制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