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路笔记
421:有些记忆与情意,惟笔墨能传达。见年自己写了个福字。看纳西族春节要帖自己写的对联,看木里老师家今年的对联:新年新岁新气象,佳节佳时有佳音 /天地有吉庆,庭院沐春风
/大地回春开景运 风和日暖焕文光 ------ 简直的我现在就存了明年讨春联并自己写的愿望:红纸金字,要多喜庆有多喜庆呢!
422:年前卫华便约起,正月里三姊妹聚聚。另一个是妹妹霞子。除了闺蜜的嘻哈,便是不停的自拍,拍几张笑一阵,再拍再笑,感觉瞬息回到少年时一样,又感动又伤心。
比着发朋友圈,记得第一条评论:这三张大脸,真福相!记得曾有个歪果仁“大咧”男爵,将收集的歌谣和笑话做成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印发给外国人,作为学习汉语的入门教材。一时之间,在圈子里面,爆红爆红!1896年,韦大列出了一本《北京的歌谣》,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便是《看见她》:
沙土地儿跑白马
一跑跑到丈人家
大舅儿,往里让,小舅儿,往里拉
隔着竹帘儿看见她
银盘大脸黑头发,月白缎子棉袄银疙疸
好美,好漂酿有没有?《看见她》这首民谣如此流行,以至于到了20世纪20年代,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实际行动plus+的完整版:(接上回)
回去告诉爹和妈,卖田卖地要娶她
再隔三年不来娶,老了莲蓬谢了花。
矮油妈呀,且莫等老了莲蓬谢了花!
423:年,乱了刚调好的作息。夜静得能听到白薯花栽抽莛长叶的声音。想远方的儿,想那些久未碰触的人和事。故人发来旧照,仿佛上辈子的过往,有些依稀记得有些忘了个干干净净。
424:人,对已获得的享受往往并不追究其背后的来由,不懂得感恩。对拥有的一切,也往往理亏心安,不知反省。一切看似自然而然的事,其实并不自然;心安的事,到头来理也一定不得。
425:春节已过。越发怀念老辈儿老理儿的年节,有许多约定俗成,许多避忌,非常棒的仪式感。今人仿古的都少,更不消说尊例。古人避忌主要五个方面:一曰阴间鬼,一曰病,一曰死,一曰性,再就是自己长辈的名字,还有就是皇帝的名字。这种避忌总的根源是人趋利避害本能,以及心理上产生不快感。譬如听见死,人们会恐惧不安,因此日常生活中就不想听见。听见秽亵的性事,会使人觉得这人没品位,低级下流。如果想不听见,又不得不表达,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别的字来代替。至于长辈尊者的名为什么不能被提到呢?据说古代招魂施巫术就是要呼名的,所以直呼其名,有魂被招走的恐惧,所以这个也是必须避忌的,演至后世,呼长辈尊者之名,就变成了不敬。你不要当它封建迷信。小孩子眼净,黑夜之间往往能见许多灵异状况,他哇哇大哭医者无法,被老太太“叫一叫”,拿枚铜板或三根筷子在水中,逐一呼唤家中亲族或外鬼的名字,“哒”一声猜中了,铜板立于桌上三根筷子抱在一起,婴孩啼哭戛然而止。我是亲自眼见过的,且三根竹筷略有弯曲,竹筷抱团那一刻,顿觉头皮发麻,汗毛炸立,不得不信也!张爱玲在《小团圆》中有一段说到他们家日常生活中语言的避忌:很不容易记得她父母都是过渡时代的人。她母亲这样新派,她不懂为什么不许说"碰"字,一定要说"遇见"某某人,不能说"碰见"。"快活"也不能说。为了《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不知道有过多少麻烦。九莉心里想"快活林"为什么不叫"快乐林"?她不肯说"快乐",因为不自然,只好永远说"高兴"。稍后看了《水浒传》,才知道"快活"是性的代名词。"干"字当然也忌。此外还有"坏"字,有时候也忌,这倒不光是二婶,三姑也忌讳,不能说"气坏了","吓坏了",也是多年后才猜到大概与处女"坏了身体"有关。
426:口语是摇篮,口水则是坟墓。众人看花是花,你要看出花的披头散发。这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