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一点经验|NO.3断舍离一年,我的生活变成了什么样子?

2020-02-29  本文已影响0人  瑾瑜的整理

消费降级,减少物欲

具体省了多少钱,我没有算过,毕竟我不是一个擅长用数据说话的人,文科生嘛。反正这一年里,真正做到了理性消费。没有一次是因为纯粹想通过花钱来减压而购物;也没有因为它在搞促销就囤货。

不是因为我真的是一个理性的人,恰恰相反,我情感丰富又情绪化,而是我真的把物欲降到了最低。众所周知,断舍离的“舍”是“扔东西”(包括扔垃圾、转送、卖二手、捐赠,后三者有个更确切的表述叫“流通”)。在将自己的所有物品分类筛选、流通掉近一半之后,我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境界:看什么都是垃圾,感觉什么都不该拥有,商场里那么多商品简直是浪费,是对地球自然资源的不尊重。一开始还以为自己是病态了,但恰好读到一本极简主义的书里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才知道原来是“普遍现象”哈哈。

所以,断舍离的第一步是“舍”(舍弃多余的废物);“舍”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开始“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断”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就“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了。

空间降噪,环境整洁

你知道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的信息也会是一种噪音吗?我们无意中看在眼里的,听在耳里的,有用的没用的信息都在聒噪着我们的大脑。

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了,我对眼前“杂货铺”式书桌感到了厌倦。每次坐在这里,都感觉心里堵得像高峰时段的经十路一样。必须要做点什么了:不会再看的书捐了,一时用不上的囤的画材卖咸鱼,还不错的手账用品送人,纪念品只留让我“怦然心动”的……

整洁清爽的书桌环境让我看得下书画得出画思考得了人生。有人会说我舍不得“扔”东西,难道就忍心让已经“不舒服、不适合、不需要”的物品占用价值百万的空间吗?

重拾爱好,提升自我

不像有的姐妹,一说要戒断手,就把购物APP全卸载掉。断舍离的一年里,淘宝、当当、网易严选这些APP还安然无恙,只是我做到了“心离”,而不仅仅是“身离”。在物欲降低后,本就不太爱逛街但喜欢逛购物APP的我除非买必需品几乎不会打开它们“逛着玩儿”,不会让马爸爸为我而烦恼。

于是我多出了很多时间,于是我能重新拿起书来读,能拿起笔来画,能走进课堂学习,能打开电脑写出一篇篇【瑾瑜的整理】,能让我的小世界越来越精彩,能让我的生命越来越宽广。

向内发展,自我认同

有人说:“当你关注娱乐八卦越少,你关注自我就越多。”没错,在断舍离中,我还体会到了“我的物欲越降低,我的自我认同感就越强”。

在这个高欲望的社会里,你是不是越来越不认识自己了呢?有没有突然会觉得这一切都没有意义?有没有困惑人生的目标在哪里?除了用嘴巴去要求、指责孩子、学生、下属,我们能做到用明晰又正向的价值观身体力行地影响别人吗?如果不能,请停下来思考一下,生命中有无数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我们没必要把精力浪费在购买不需要的物品上,浪费在维持不适合的人际关系上,浪费在处理不舒服的事情上。

向内发展,不是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是自我关注、自我构建、自我认同,是在碌碌中还能坚持梦想,是在茫茫中还能不忘初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