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心理

“完美主义”

2022-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Right521

——完成优先于完美。

“完美主义”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为:

完美主义是汉语词语,与人们所说的强迫症近似,是一种建立在处处不满意、不完美之上的,极度追求完美、毫无瑕疵的想法,是由于处于极端的环境缺乏沟通缺乏安全而形成的。

其核心特征包括:

1. 自我强加的高标准;

2. 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和成就;

3. 较高的自我批评;

4. 恐惧失败。

完美主义有不同的定义,其中一个定义指出完美主义是一个具有两维度的人格特质,分别为完美主义的适应性和非适应性方面。

首先,其适应性方面通常认为是这种人格特质的积极组成部分,有其积极意义:

对于适应性完美主义者来说,对高标准的渴望会使得他们更加努力,更加自律。

同时,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事情完成度。

其次,完美主义有其消极方面:

当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无法达到自己期望的高标准时,就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或者认知失调,比如陷入过度自我批评以及满足感缺失,更甚者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

那么对于非适应性完美主义,我们可以通过尝试以下方法来改变~

1. 从难度较低的任务开始。

有时候达到自己期望的高标准需要多一点的信心,那么我们可以首先区分整个任务难易部分。先从简单的部分开始,增强自己完成该任务的信心。

2. 计划只需有30%的精细度。

对于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而言,完成不了计划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那么可以从降低计划的精细度开始,比如只列出上午或者下午要完成的任务,而不精确到几时几分完成什么。

因为,完成优先于完美。只有在保证完成量的前提下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3. 量化自己的任务进度。

我们不要从整个事件的结果来评价自己的能力,不以“非黑即白”的方式来衡量自身。

而是去量化自己的任务进度,从进度中发现自己的进步或者发现自己的问题。

4.减少仪式感。

让结果作为评判标准,拒绝形式主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