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的百草园

2020-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肃南一中张立红

     

康乐学校原貌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其实,这种心情,从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了。始料未及的一场瘟疫,从另一个角度注解了“地球村”的概念,现在的世界真的很小。曾从一本小说上看到过,书中的主人公宁愿迷路也不愿意看地图,尤其是城市地图和旅游地图,因为一看地图,世界就变小了。世界没有变小,它只是人的心理感知而已,但有的时候,世界真的很小,辟如网络相通的时候,疫情来临的时候。接着,我们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战时生活,时至今日仍在延续。可别说什么一生不遇或空前绝后,十七年遇到了两次,这种灾难是严重的。

        当时光行进到早春二月,我们发现了另一个不可更改的现实问题,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学生们无法正常开学,今年的这个春季开学季就这样被耽误了,而且一推再推,时至今日也不能达成所愿。孩子不上学,大人们不能上工,滞留在家中,终究不是一件令人心安理得接受的事儿,焦虑、忧愁吊上眉梢,各种不适随之而来。虽然进行了线上教学,动用的人力、物力那是空前的,但收到的效益却并不令人满意。家长们从来没有这样紧密的一直陪伴着孩子,并把自己最最担心的设备给了他们,让他们名正言顺的使用它——电子产品。有人说,一个假期,已经被孩子们折腾的不成样儿了,现在这个假期竟延长了一个多月而且还在顺延,这是多么大的挑战啊!作为老师,是线上教学的主角,既组织又管理,既操作又主播,既上课又听课,这个事干起来真不省心,身心俱疲。

        我们的学校,学生人数已经比较少了。计划生育这项国策的显性结果,就是年轻一代的人数减少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人口的流动也让更多的学生走向了外地,城市化的进程更加剧了这个转变,城市具有无限商机和吸引力。毋庸赘言就是这么个情况。在已经过去的岁月,我们看到了学校工作人员的日趋减少,员额不再饱满,人手捉襟见肘,还要运行这台庞大的机器,整日里象陀螺一样旋转,有时还来个顾此失彼。高层设计,我们的初中部分将渐次合并,最终不再保留。说实话,这的确是一件糟心的事儿,谁不想热热闹闹把事业干得红红火火,把行业搞得风生水起。可现在,终是无可挽留,就在我们的手里,此役仿佛战败了似的。如前所述,因为这样的局势,因为这样的情形,近前日,为了防控的需要,上级再次决定,将九年级先行合并过去,以减轻我们的压力,简化防控的难度。一个楞神,各类事件先行预演,让人一楞一楞的,心呀,在不断的下沉下沉。

        真的不是高兴的事儿呀!凡事愿立不愿破,一旦破了,就成效应了,担心似乎并不多余。在事件发生之前,我们极尽无愧于心之能事,进言献策,以博大胸怀促成结果向好的方向转化,即尽人事,知天命。诸事一旦达成,便无挽回余地,极端一方呈骨牌效应。想想那时上学的时候,村村有学校,区乡有中心校,规模宏大,盛极一时,最大的成就是全民义务教育并扫除文盲,人才队伍从高中、中专、大学依次渐进、层层选拔,造就了一个可观的人才市场。后来,学校逐步向中心校集中,向城镇集中,向城市优势教育资源的地方集中,抛开体制,这也是趋势。但小的学校谁说就不是教育呢,而且是响当当的教育,是方便就地群众的惠民之举,也是对弱势群体教育的托底。这种教育,保障了义务教育的完满及其均衡,并不断向乡村教育输血,为空洞的农村止血,功劳可谓大矣!当教育走到今天的时候,看着自己深爱的学校,重复了成千上万次的脚印,洒下的点点滴滴的汗水,从小到大的孩子和走向社会、高端学府的学子,一草一木、一颦一笑,无比深情!但这种趋势断然是无法阻止的,这种行动断然是无法终止的,这种脚步断然是无法停止的,停止的只有你恒久的印象和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喟叹! 

康乐明德学校初建

        刚来到这所学校,祁连山脚下,隆畅河侧畔,213公路从学校门前经过。旁边是冰沟丹霞,下行十公里是彩色丘陵,共同构成了大名鼎鼎的“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并正在申办世界地质公园。这是当今我们甘肃最亮丽的名片,以前说到甘肃,外省人知道有《读者》、有敦煌,现在提到甘肃,外省人知道有牛肉拉面、有丹霞地貌,而它就在我们身边,师生们还多次到那儿进行研学旅行呢!南行顺公路而上,有著名的康乐草原——赛汗塔拉,秀美的风光惹你留恋忘返,祁连山深处是红西路军当年激战的地方,有石窝战役纪念碑。那时(其实最多过去十年,如果算新学校的建校史,只有短短十五年)学校可谓红火,当地的小集镇正在建设,数座住宅楼已经兴起,住宅小区正在兴建,现在已经形成了可观的规模。河的对岸,另一所乡镇的办公及住宅小区非常紧凑的聚焦在一起,周围的山坡绿化很好,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毫无疑问,两个乡镇一个集镇,聚焦了很强的人气,但也造就了很多留守、很多空巢,中国乡村的普遍状况。

        从历史上的老学校来到这所新学校,同事们都成了学校发展的建设者、创始人,可惜那时我还没有到来。在一片靠近沙沟的戈壁上,在风吹沙起的荒滩上,在一望无际的空场上,修建了一所明德教学楼,一座学生公寓楼,自出人力物力修建了一座土操场,后来部分硬化成了水泥地。种草种树,在空旷的校园里进行绿化和美化。在当时,学校的草坪是美名远播的,学校的建设也是走在前列的,是精致校园的当地代表。当我来到这所学校的时候,已经可以坐享其成了。初中每个班三十多个孩子,小学每个班只有十几个孩子,那时的学生人数就已经在下降并尚未达到平衡状态,但大家都并不以为意。不久,我们有了教师公寓,公寓化的居住与以前相比,那是“身居高层”了;有了塑胶操场,那是鸟枪换炮;有了水冲式厕所,再也不“久闻其臭”了。我们白天上班,有仪器、有电脑、有一体机,有师生的其乐融融。我们晚上回到公寓,当然许多时候要上完晚自习,看看电视、冲冲澡,传奇吃鸡,有时凑到一起大话西游,“兴尽晚回舟”,充够了顶格的电满血复活。

        三个旅游文化接待中心,五个大中型停车场,当地的旅游文化方兴未艾,投入手笔很大。为了将这些点状景区串成串,S18公路改扩建工程已经开工,从张掖到我们这儿将公路等级提升到一级,双向四车道。彩色丘陵至冰沟丹霞的铁路工程也已经动工,车站就在我们的公寓旁边,整个集镇就象一个大工地,车水马龙、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景象。可是,身处腹地的我们,却只能看着热闹是他们的,我只能心如止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经营也越来越难以为继。我们的班额还在变小,初中的班额也在变小,并且还有外界不可控的因素在里面。本来这也是一件好事情,发达国家崇尚小班化教学嘛,但还要算成本效益,经济学者们精明着呐。

        去年我们编纂校志,追溯了学校的历史,竟然已经六十八年了。为了这件事情,我跟学校苏校长及同事们在康乐的大地上又精细的走了一遍,看望拜访了许多故人,查阅了许多典籍资料。他可是我们这儿山川地理的活地图,人文历史的活字典,民风民俗的综艺大观,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当我们走进群山环抱的原来的学校时,校园内碧树参天,松柏青翠欲滴,几排砖木结构的教室、办公室、宿舍掩映在树丛之中。学校前后都是碧绿的山间草原,门前一条小河潺潺流过。一条街道横亘在学校面前,街道两旁也是高耸的青松。青松翠柏、蓝天白云,青山常绿、碧水长流,美的令人窒息。我们搜集了一些资料,回归到了我们现在共事的学校,山里山外两重天。这儿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树影婆娑、校园雅致,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便是如此,虽不能一日阅尽春夏秋冬,但也看尽了春秋轮转、山里山外的大美河山了。我们就这样点点滴滴搜寻着康乐教育的历史,躬身实践着教育现实并不由自主的渐行渐远,以至于想要看到它的未来。

        处在现实的环境中,当你了解了他的过去,过往云烟便在你的生活中挤占了一定空间,有时可能是你不能观察到的那个四维空间,游离于你的脑中继而想象着他的未来。但未来终是看不到的,当你进入明天的未来,未来却又变成了当下,除非有时光隧道助你穿越。有时,未来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你只能发挥哲思予以解释,当他真的来到你的眼前时,只能佛性的予以解脱,我心释然。

        繁华落尽必将归于平静,韶华逝去如梦无痕。人生若只如初见,看不透那一丝丝落寞,一世繁华道不尽世间百态,一世荣光绝非人生常态。笔直的道路不会总是车水马龙,远方的田野不是日日春风十里,江河浩荡有时也会静若止水,祁连雪峰有时也会撩开面纱…纵然十分留恋逝去的岁月,但要首先珍惜眼前的时光,还有你并不模糊的未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迅哥儿无比留恋的告别了他的百草原,而我的百草原还依然在那儿。我的蟋蟀、我的老榆还有满廊道的天竺葵们,正在当年,生长正旺,传递着生生不息的生命迅息。

康乐明德学校新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