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随喜生命中的每一点光
你听,鸟声婉转缠绵,小春山落在里头,大空山从小春山中慢慢逸出,形成一屡屡灵气。
这是“心远地自偏”?不,这是活泼泼的真心在听小精灵们的“活着之道”。它们作为有情众生中的一员,没有人类的我执、偏见与烦恼,总是怡然自乐。
以前,你老想着要在院子里挂一个鸟笼,养两只小鸟,听它们叽叽喳喳的说话。某一天,你参“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突破了思维的囚笼,突然不执着了。
院子里的花草树木虽不多,但足以把它们吸引过来,它们愿意待多久就待多久,愿意怎么唱就怎么唱,这不比鸟笼更自在?
你也想跟着鸟儿做一个“自在体”,在它们的歌声里寻找寂静之道,然后把“活着”喜欢成自己的样子。
川古俊太郎有一首诗里写道:
我把活着喜欢过了,
先睡觉吧,小鸟们,
我把活着喜欢过了,
先睡觉吧,小鸟们,
因为远处有呼唤我的东西。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净土”,像蝴蝶遇见鲜花一样。你可以用“清静无为”地去载道,也可以细细嗅其中的花香,直至它把你熏成花的清香,然后学着用F的智慧,在世事上慢慢修自己,把小我修成大我、直至无我。
那种“远处的东西”就会和你的心相应,你会逐渐体悟到雪师的生活境界:“生活需要不紧不慢的节奏,幸福需要从容淡然的态度,就像长流的细水,就像绵长的呼吸,淡淡的,安然的,用一种氛围来唤醒自己,让你放下更多的东西,慢慢地,认认真真地品味生活——看,这里有鲜花小草,这里有辽阔的原野,这里有清澈的空气,这里有世界的里里外外……”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哪怕草盛豆苗稀,也不改其乐。他可以当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也可以在世外桃源中自由穿行,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种大境界带来的大自由,没有什么物质财富比得了。
雪师住在山东沂山的农村里,也变成了陶渊明。有几个成功的科学家去拜访他,发现自己跟他待在一起,没有烦恼,世界被屏蔽在心灵之外,自己拥有了一个净土,那是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世界。
时间煮雨,岁月缝花,处处是欢喜。试问,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这样享受生命?即使有,多数人只能在浅层上养心,不能深入内里去修心。
雪师一直提倡“文化救心、大善铸心”,就是要人在“空空之外”找到一种“大有”,然后将其变成一种生命之光,处处渡人渡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和干法,谁都干预不了,但是【心】可以转境,可以通过善文化的串习力,把自己从红尘俗事中慢慢拔出来,看到【心】的湛然澄澈,于“净心”中看到生命的千姿百态。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如果你觉得道法自然不够究竟,可以在F法中去寻找生命的光,让其变成太阳与月亮,陪你暮暮朝朝,解你千百苦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