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瑶山看望瑶族老哥
进瑶山看望瑶族老哥唐堂
文/左绍启
10月2日晚,近9点,经过近12个小时的长途旅行,我终于达到天涯好友唐老先生的老家所在地——恭城瑶族自治县。但县城距其唐老家的瑶寨尚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由于时间太晚,又是山区道路,不便夜行,遂在车站附近就近找个旅社安顿下来。吃过晚餐,再抓紧冲洗旅尘,及早休息,养好精神,等到明天——中秋节再开始新的旅程。
我工作之余的闲散时间较多,闲来就喜欢上网。一次极为偶然的机会,有幸拜读了唐老先生在天涯杂谈上的网文《有幸得癌》,同为癌症患者的我,出于同病相怜,有意要鼓励唐老像我一样战胜癌魔,走出患癌阴影,享受健康生活。于是我特意注册天涯网站,与唐老交流抗癌康复经验与体会。没想到,这网络真神奇,竟也把两个千里之外的人连在了一起。
久而久之,遂与之成为好友,进而产生了借旅游之名去看望唐老的想法。今年国庆节及中秋节期间,这个机会也终于来了。
10月3日,也就是中秋节这天。
清晨,恭城信合旅社710房间。天刚亮,一阵清脆的手机来信铃声响起,知道是唐老传来的,打开信息显示:“起床了吗,进山来吃早茶!”一句胜似亲人般的招呼,至今心里都感到无比温馨、亲切。
接到短信后,赶紧完成穿戴与洗漱,下楼结清住宿账款,出门坐上由唐老事先安排好的、早已在旅店门外等候的出租车。
由于是清早赶路,一路车辆行人极少,不到一小时,便到达目的地——高车瑶寨。
一直只顾欣赏路边美景,突然听到司机说:“到了!”我猛扭头前望,只见唐老早就在寨子前的古老大樟树下率众等候相迎。那场景,感觉象家中所有的亲人在翘首等待久居他乡游子的归来,令我感动不已。
车刚一停下,来不及卸下此前在中途嘉会水果摊所买的几种水果,赶紧与迎面而来的唐老执手相拥,唐老轻轻一句:“辛苦了!”安慰我一路长途跋涉的艰辛,简单三字,胜似千言万语!令人倍感亲切,有如老友重逢!
被唐老引进他的兄长屋内,向我逐一介绍了其相关亲人等,稍事歇息,便由唐老领着去看望我一直挂念的109岁的、因摔倒后一直行动不便的老母亲。见到老母亲,让我回想到了我那70年代同样不能自理、长期卧床不起的老母亲,强烈的同情与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她老人家与我母亲的音容笑貌又是那么的十分相似,感觉见到唐老的老母亲就像见到我母亲一样的欣慰。我从千里之外专为她老人家带来了一盒新型透明月饼,并送给她老人家一个红包,聊表我的一点心意。
首次见到瑶山的低凳矮桌,感觉特别新鲜,围坐在火塘边品尝唐老的兄长早就准备好的、正宗恭城油茶与柚子叶糯米糍粑,油炸排散等,边吃边聊,看这气氛,亲切无比。油茶打了一茬又一茬,我也喝了一碗又一碗,喷香的柚叶糯米糍粑,我吃了一个又一个,仿佛我就是瑶寨中人或唐家一员。
在唐老的带领下,我还游览了瑶山的奇山异洞,令人赏心悦目。久居城市,来此呼吸山中新鲜空气,品尝山中甘泉与鲜果,令人心旷神怡,真乃人间仙境也,。
唐家瑶寨四周,群山环绕,郁郁葱葱,形状各异。而群山环绕的中间地带,更是布满片片果林,果树上挂满了即将成熟的果实恭城柚、碰柑、柿子等。听唐老介绍说,这里的瑶民近年基本上都不种水稻、玉米等庄稼,而改种各种水果了。种水果的收入远远高过种粮食,这也给瑶民带来诸多实惠。寨中瑶民都显得十分悠闲,有的已经正在检修家用机动车,等待收获季节的到来;有的在寨前百年大樟树下乘凉、闲谈;一群放假的学生在大树下戏耍。寨中仅有的一条与外界联系的简易公路,将村寨与片片果林连在一起,便于瑶寨人收获丰收的果实并将其运往山外。眼前景象,真像一个现实版的世外桃园。
午饭后,唐老看我尚无疲惫之意,于是领着我继续在瑶寨房前屋后欣赏果树丰收在望的景象。兴致所致,唐老先生不时还攀上高高的柿子树采摘下鲜红的柿子,让我品尝。唐老说,在瑶寨,柿树园里提前成熟的柿子是可以随意采摘的,因为瑶山鸟儿多,这些少数长得鲜红的柿子,如果没有人采摘,也会被鸟儿吃掉的。
游玩回来,唐老先生家的亲戚带着节日礼品先后前来看望老寿星,随后,与寿星老人合影留念。我自然不能放过与老母亲合影的机会。我合影那会儿的高兴劲,还有夕阳下小院中那其乐融融的氛围,谁能说那不像母与子久别相聚后喜悦之情的表现。
中秋夜,月亮特圆,星空深邃,山中万籁俱寂,山寨一片祥和。唐老领着我游玩了一天,仍未见疲惫,雅兴未减,提出登上新宅楼顶赏月。谈至深夜,竟无睡意。这分明就是:相见未恨晚,有幸网缘牵。
(作者是武汉某厂宣传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