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择校之路
2018-05-12 本文已影响23人
960fed6ae158
又要到了一年一度小学报名季,许多家长要面临择校,在择校的道路上,我觉有时候比拼是家长的经济实力、家长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孩子寄予的期许。
择校是经济的比拼。现在的择校更多是家长经济能力的比拼。经济好的家庭可以用高昂的价格买下学区房,或者送孩子去国际学校,更有的家长送孩子到国外直接深造。这时家长的经济实力只是一部分,而家长的能力也变得尤为重要。上海某校幼升小面试中,不仅孩子要考试,家长的学历、职务、智商、身材也要接受检验。“奇葩”考试背后,折射出上海择校竞争的激烈。可见作为孩子的父母的我们得多努力才能不给孩子“拖后腿”。
其实择校更多是家长教育理念的比拼。在三四线的小县城,择校还更多是孩子理念的比拼,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会选择较为严厉的老师,让孩子在题海战术中学习,考入较好的学校。而有的家长则反对过度限制孩子的老师,比如不能在走廊里奔跑,或者下课不允许出去玩,在教室阅读课外书籍,让小学的孩子像成人一般的意志力在学习。他们觉得这样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失去了童真的快乐。而小学最重要的是还给孩子天性,让他们能够自由的玩耍,在本该玩耍的年龄玩耍,释放他们的天性。
择校背后是家长寄予孩子的期望。择校背后更多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希望孩子通过更好的教育,过上他们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家长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孩子有美好的未来。
古有孟母三迁,孟子的家在闹市中,孟子每天学着市井的走卒贩売吆喝,孟母看到后,觉的不适合他们居住;搬到一个较为偏僻的地方,经常有奔丧的队伍经过,孟子又学着奔丧的人的行为;后来孟母搬到一个私塾旁,每天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孟子也开始喜欢读书,并最终成为一代圣人。
我们现代人更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不为衣食所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