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信(IM)为主导的时代,我们该怎样交流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慢》

01
这是一个即时通信为主流方式的时代。
所谓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e,IM),是指那些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业务。它包括电子邮件、音乐、游戏、电视等多种功能。
而就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日常中的即时通信则更多的是以QQ和微信这样的形式存在。
方便、快捷、高效,这些词语被用来形容即时通信的优点是再合适不过了。随时随地,只要有信号,手指动一动,对方就能收到你的信息。
我们也依赖上了这种交流方式,毕竟这是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
02
在过去,我们更多的是用电话,再久远一点则是通过书信来联系。
电话会遇到你打过去但对方刚好不在,而书信则是鱼传尺素鸿雁传书把宝贵的时间耽搁在了路上。
不得不说,QQ和微信在生活中确实是非常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尤其是在工作领域,时间就是金钱的地方,即时通信给我们创造了极大的价值。
因此,具有极大价值和潜力的即时通信行业一直是投资客们青睐的领域,而这方面的发展也是如日中天。

03
但是,我们却渐渐忘记了该如何交流。
有一种说法叫作“微信上的表白你千万别答应,你不知道对面到底是不是一个渣男”。
即时通信给我们带来便捷,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产生的恶性事件继而引发的是不信任。
简而言之,不走心。
原来的信纸,写满的是真切的情感,一笔一划都是用心在写。现在手指机械地敲出一串字,甚至仅仅是复制黏贴,就把一段或是冰冷或是肉麻的语句投射到对面的屏幕上。
有的时候,一个字都会触发人的无限想象。“嗯”、“哦”,可能仅仅是“行的”,可是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你的语气和表情,所以担心你心中有所顾虑却不敢说。

所以现在每次明明能说“行”,却还要故意打成“嗯嗯好哒~”,看起来我天真无邪阳光乐观可爱无比,事实上我只是一个话不多的人,我只不过是想让你知道我也认可这件事这么做罢了。
有了即时通信,人活得假了。
04
本来即时通信的目的是为了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可现实中却让彼此疏远。
准确的说,是一种浪费。
且不说我们虽然和亲密的人在一起却都低头和别人聊微信这种事情,就仔细算算我们每天浪费在无意义聊天上的时间就已经可以很显然证明这种观点了。
浪费了宝贵的东西在无意义的事情上面。
美其名曰“为了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其实双方彼此都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好处。
我们都低下了头去看微信,去在朋友圈里面点赞刷评论,却不去和身边的那些真正值得我们去关心的人沟通。
渐渐逝去的,是一种去爱的能力。

而反过来每个人都活在那个由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虽然参与的每一个人都是在现实中存在的,但是交流的过程却又那么不真实。
我们渐渐学会了给自己和别人织一张网,然后将自己包裹在里面,慢慢地去消耗自己的感情和生命。
05
我并不是在抨击即时通信。
在我看来,即时通信完全是一种适合这个时代的产物。它的高效性决定了它必然能够在这个时代占有一席之地。
可是我们人类,这种技术的创造者。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这种技术。或者说,我们不恰当的使用,反而给我们造成了困扰。
我们可以看到各家运营商都试图让这种通讯方式变得更加具有感情,可这正恰恰说明这种工具本身是不具备感情的。
而我们,却迷恋于它的便捷,妄想着自己能够通过它来传递情感。
显然是不现实的,甚至有些荒唐。
该走心的表达,就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即时通信完全做不到。因此,如果想要走心,还是最好选择那些传统的交流方式吧。
那些微信里面长篇大论的消息远远不如当面和你几句话来得有力量,那些花里胡哨的表情包也远不如走到你面前抱抱你来得温暖。
我们生而为人,是因为我们是有感情和智慧的生命体。
既然我们是通过感情来建立彼此的人际关系,那么就不要试图用即时通信的高效来代替情感交流必要的走心。
即时通信没有错。
错的,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