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程式化遇上差异化
2024-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式微笑
教书十几年,辗转几个学校,终于来到了大学校。在各种大师的主战场,普通老师功率也变低了,如果幸运值差一点,恐怕连上班的欲望也快被磨掉了。以往碰到与自己不合的学生喜欢自我安慰:下一届就好了。可结果却更不尽如人意,尤其这几年内卷厉害,躺平的思想又席卷而来。此情此景,真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
摆在教师面前的是板块化的知识,有的老师狠心地把自己训练成程式化的老师,企盼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知识的殿堂。“一课一得”可以说是大多数老师最朴实的教学目标。只是这一“得”更多的是老师希望的“有所得”。
那么学生呢?我曾多次观察班上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努力思考这当中的行为动机,试图以管窥豹,一探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只是结果令人咂舌瞠目。
上课时,他们或聚精会神,目光如炬,谨遵老师发出的指令;或颔首低眉,在书页上悄悄地刻下自己40分钟的心情分布图;或屏息敛声,慢慢滑入自己编织的故事王国。已有九年学龄的他们早已练就“我自岿然不动”的修为,他们单手托腮,听讲的心思一直游走在听得见与听不见的边缘,自己也在怨责与悔恨之中颇受了一些挣扎与煎熬,但最后还是选择了闭目养神,于喧闹的教学现场中修炼自己“气定神闲”的内功。
下课铃一响,他们却都有一个统一的念想和诉求:“我们终于自由了!老师,您快走吧!” 于是他们三步并作两步走向了玩伴,推推搡搡着跑出了教室。留在教室的学生,语言中枢似乎也开启了开关,喧闹声中盛放的是在一堂课中紧紧收缩的面部神经,以及那贮蓄了许久的青春活力,喊叫,捶打,嘲讽,搞怪只能算是他们最温婉的青春宣言。
然而,随着预备铃的响起,学生陆陆续续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自己的位置。也许在一声怒吼之后,他们才虎躯一震,开始低声齐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随着老师的到来,新的一轮battle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