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精彩掠过你的眼睛和耳朵,却存不到你的大脑里
科技的快速发展,让我们这群年轻人都忍不住感叹世界变化太快,但是,即使变化再快,我们仍然能够快速适应,这都得益于我们的知识储备量、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
本质上,是因为我们拥有掌握了最基础的能力——文字。
当你看书的时候,你能够准确识别每一个字,再通过词语、语法去理解每一段话的意思,最终,我们看到了书中的精彩。但是,我们有体会过不识字的恐惧吗?
这个世界上仍有很多不识字的人,尤其集中在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群体中。他们的汉字储备,在我们看来已经低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我的奶奶,就是其中一个。
我很心疼,因为老人家错过了世界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精彩时刻,我想如果让我去体会,我可能会陷入深深的恐惧中。
奶奶年纪已经很大了,即使现在重新学习,也为时已晚,无论是精力还是记忆力,都已经无法允许。
所以,我奶奶只能靠眼睛和耳朵去被动接受这个世界。
从我懂事时起,奶奶每天都有一个固定的事情,听天气预报。每当天气预报快到的时候,她总是把电视的声音调到最大,因为她虽然可以听到主持人播报天气的声音,但是却无法看懂电视上的字,她只能被动地让天气预报的声音从她的耳朵中掠过。同样的,她看电视的时候,也是尽量把声音调大,因为看不懂字幕。
当我们逐渐长大后,奶奶还要去做另一件事,用仅会的阿拉伯数字,记住我们的电话号码,这是她能联系到我们唯一可以主动做的事。
奶奶生病需要吃药的时候,让医生在药盒上写上阿拉伯数字,那代表着一天吃几颗、几次,而我们感冒了,可以主动看说明书了解每种药的服用量。
我几个月前给家里寄了一个小度智能语音助手,通过这个,双方可以互相视频聊天,这种方式似乎比打电话好很多,但是还不如电话,因为最起码奶奶可以主动打给我。有了小度助手之后,奶奶最常做的事,就是坐在床边,等我这边主动开视频,因为她看不懂触摸屏上面的文字,不知道该如何打给我。
我想,这个社会还有很多跟我奶奶一样的人,她们一定也经历着抓不住世界精彩的痛苦。
奶奶不喜欢走出去,她自己的说法是“外面有什么好看的?”
我能够感受到,她很想出去走走,去看看隔壁镇上的姑姑;去看看在南京做生意的儿子;看看在南京上班的我;看看在青岛工作的姐姐。老人年纪大了,总想儿女在身边,但是儿女却不在身边,而自己却不敢走出去,因为这个世界让她感觉太陌生了,即使她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七十多年。
她不知道坐哪一路高铁到南京,不知道下高铁后坐哪路车,因为她看不懂站牌上的字。
每一年,我对奶奶面临的这种现状的恐惧都在加深,科技的进步,让整个地球都变成了地球村,却让我感觉和老人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每一次给她买一些实用的东西,我都要斟酌再三,因为我知道说明书对她来说是没有什么用的。如果给她买电子设备,我都尽量选操作很简单的,告诉她按哪个键的效果是什么。
我很小的时候,奶奶一个人照顾我,她总是走在前面。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忽然发现她懂得没我多了,已经跟不上我的脚步了。因为随着世界的发展,想要跟上这个社会,你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行,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文字。
每次回家,看到奶奶沉默地看着电视上的播出的电视剧、新闻,我都能深深体会到她内心的孤独。
世界的精彩从她的眼睛和耳朵掠过,她却不能主动去发现世界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