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用研@产品设计那些事儿idatadesign

需求实战:PM如何快速培养思维的严谨性

2017-12-25  本文已影响81人  idatadesign

需求分析是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网上有很多从需求收集到需求落地的理论,但是如何从实例出发剖析要点,如何保证自己的产品设计思路全面严谨,几乎没有可以参考的文章。在这里我总结下自己填坑后总结的经验,借此抛砖引玉~


目录

需求收集

为什么要加入这一步呢?一是为了展示需求分析的全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另一个是产品要关注需求收集的用户角色和场景,这会跟需求分析直接产生联系。

竞品1 竞品2 竞品3
功能1 ✔️
功能2 ✔️ ✔️
功能3 ✔️ ✔️ ✔️

需求背景

角色:决策层
场景:某次客户表明在看报表时更关心“是否咨询”的“是”多于“否”。
功能:可以对当前图表某个字段设置字段值排序功能,将字段值“是”排在字段值“否”前面。


需求拓展

通过需求分析我们大概可以构思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交互界面,但是这样就够了吗? 因为用户这次基于功能点的某一方面提出需求,你满足了,下次基于功能点的另一方面提出需求,你就懵逼了,上次设计界面的交互形式根本无法容纳这次的需求,这时候你又要完全改变交互界面和交互形式。所以虽然都只是做一个功能,有一做一的产品和由一想到二三的产品是完全不一样的境界,思考全面的产品会知道未来产品发展形态,从而在产品设计中留下拓展性,避免下次加功能点需要改造界面甚至系统。

那很多产品就担心了,要是我经验不足真的想不到呢?那就可以去看竞品了。业内很多都是传产品经理就是抄竞品的,但是这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有东西可以借鉴,你可以避开前人踩的坑(竞品公司砸了那么多钱,请了那么多大牛,迭代那么多次帮你踩的坑。。。)。但是抄要建立在这个产品有足够的判断力的基础上,不要为了抄袭而抄袭,在下面一点就会感受到。

基于自定义排序的功能,笔者如饥似渴地去看了一堆竞品

BDP个人版-数据表级别排序 BDP个人版-图表级别排序 大数据魔镜-SQL执行错误 数据观-图表级别排序

不出所料,还是BDP的功能比较全面,其他的有这个功能的竞品寥寥无几,有这个功能的竞品其中一个还有问题。。。不过大部分的产品经理到了抄完竞品这一步就结束了,所以这也是产品经理经常被人指责就是抄竞品的原因,要让自己的思维更进一步的方法是:

需求挖掘

每个产品中,都有一个特殊要考虑的要素,像是BI中字段类型和表的结构等要素对产品设计会产生影响。


在BI里面字段类型分为文本字段、数值字段、时间字段,对于相同的功能,字段类型不同也会展现不同的界面。比如同样是筛选器功能。不同字段类型的字段筛选是截然不同的,文本类型的筛选包含文字的模糊匹配,数值类型则是包含具体数值筛选,时间类型需要调用时间相关的设置。


文本类型 数值类型 时间类型

文本类型中还要分出普通结构和层级结构,为什么文本类型中特意划分出这两大类?因为普通结构中的各字段没有关联的,层级结构中的字段与它的上一层级和下一层级都会有关联,比如省份字段上一层级是国家字段,下一层级是地区字段。


普通结构 层级结构 行政区字段-自定义排序

像这个需求还有个要考虑的点,因为字段类型的缘故,自定义排序是分为全局排序和局部排序,普通结构是要全局排序,层级结构则需要局部排序,比如带层级结构的行政区字段。

杭州只有与温州、湖州这些同省字段值互换排序位置才有意义,如果仅仅是设计的那样(全局排序),将杭州移到福州上面,他们分别归属于不同省时,这样的排序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这类字段必须建立在上一层级的基础上进行自定义排序的,即只能局部排的。

行政字段只是层级结构中的一种,可能你说带行政区字段的数据并不是很常见,并不是的,可以看看下列数据,就可以联想很多相似场景了。二级分类是要在一级分类的前提下进行自定义排序,比如营养成分只需要与一级分类是营养保健下的二级分类的各成员(保健器械和营养健康)进行排序。


层级结构

需求规划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需求其实是分为:
1.数据表级别,只能全局排序。
2.图表级别,其中分为全局排序和局部排序。

页面布局

Q1:为什么数据表级别不用分为全局排序和局部排序?
因为绿色框中摆放多个字段才可以建立字段的层级结构,可以进行局部排序。而黄色区域的字段都是独立的,无法与其他字段建立层级结构,所以只有全局排序。

Q2:为什么不是如下排序?
1.全局排序,其中分为数据表级别排序和图表级别排序。
2.局部排序,只能图表级别排序。
因为是当初我们页面布局的属性决定的,图表设计里左边的字段列表都是代表在数据集中永久加一个字段,对所有引用该数据表的图表都会产生相同设置。中间的代表只在对当前图表的设置,另一个图表可以用其他的设置。所以建立在原有系统结构上,我们按第一种分类进行划分功能属性。

Q3:同时存在数据表级别排序和图表级别排序怎么处理?
图表级别的排序优先级大于数据表级别排序,因为图表级别相当于个性化定制排序,数据表级别相同于通用排序。

因为是B端产品,所以我们比较好分析功能优先级。在开发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先满足客户提出需求的这张报表即可,在后期迭代时再完善其他功能,并要给后续功能留有拓展性。还记得为什么要分析用户角色和场景、以及展示图表吗?
1.因为用户角色是决策层,仅对自己查看的图表有需求,而不是对数据表进行规范管理的执行层。所以确定先上“图表级别排序”。
2.该张图表没涉及层级结构,所以先上“图表级别-全局排序”,再上“图表级别-局部排序”。
3.最后业务量较大,需要自定义排序的图表需求增多时,再上“数据表级别排序”。
所以迭代顺序是:1.图表级别-全局排序;2.图表级别-全局排序;3.数据表级别排序

需求设计

根据确定的功能进行交互,要给将来迭代的功能留下入口。


图表设计

一期:图表级别-全局排序。在绿色区域点击“自定义排序”弹出设置框。


一期:图表级别-全局排序

二期:图表级别-全局排序。一期的功能入口不变,只需要在弹出框上加上可切换的标签。


二期:图表级别-全局排序 二期:图表级别-局部排序

三期:数据表级别排序。二期的功能入口不变,只需要在黄色区域增加功能入口,弹出该设置框。


三期:数据表级别排序

在这里展示三期完成后的自定义排序交互稿

需求说明

以三期完成后的完整交互稿,书写交互说明。


图表级别-全局排序 图表级别-局部排序 数据表级别排序

需求验收

产品将产品方案交付后,需要跟进需求的落地,是否产出物符合自己的设计。
操作:将“营养成分”移到“保健器械”前面。


排序前 排序后:数据表级别排序 排序后:图表级别-全局排序 排序后:图表级别-局部排序

question:为什么图表级别-全局排序在排序后很多已合并单元格会被拆开,你是不是有一丝错乱?

总结

建议

参考资料

B端产品需求分析的实践与思考

需求分析: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实战总结:如何将需求转化为PRD?

PS:这里是以bdp做示范来加功能,所以根据bdp的产品特点(比如页面布局的属性)和交互形式而进行交互设计。不同产品要加上这个功能肯定入口和交互形式也不同,本文仅供参考,有些地方我还没细讲,还是有很多门道的,或许你在深入思考后会发现另一片深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