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会友北社心灵之音

文海撷浪<之十七>

2018-09-12  本文已影响24人  武商路漫漫

整理: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妙的故事,浩如烟海。作者只撷取其一部分,分享给文朋诗友,命名《文海撷浪》。

文海撷浪<之十七>

①酒后失语

著名书法家费新我,有一次对客书写孟浩然的名诗《过故人庄》,当写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时,一不留神,漏掉一个“话"字,旁观者无不面有惋惜之色。

可费老胸有成竹,坦然自若。只见他写完此诗,在下面用较小的字写了“酒后失语”四字,旁观者无不抚掌称妙。

因为“酒"字后面少了“话“字,以示缺如;又表歉意。因为那天费老的确喝过一点酒,似乎是酒后漏此“话"字,敬请原谅。

②妙批考卷

古代八股文考试,有怪语百出的答卷,而引出绝妙诙谐的批语。

有位考生在试卷中,用古语“昧昧我思之"误作“妹妹我思之“,阅卷先生评之曰:“哥哥你错了!"

又有以《事父母》为题文,其承题曰:"夫父母者,何物也?"阅者评曰:“父阳物也;母,阴物也。阴阳配合,而乃生此怪物也。"

又有以《鸡》为文者,文中比曰:“其为黑鸡耶?其为白鸡耶?其为不黑不白之鸡耶?"阅者评曰“芦花鸡!"

对比曰:“其为公鸡耶?其为母鸡耶?其为不公不母之鸡耶?"阅者评曰:“阉鸡“!

考生乏才,出语怪谬;先生因其谬而作怪批,讽刺绝妙!

③“鼠无大小皆称老"

清朝有个不成文规定,凡是翰林院资格较高者,均以“老先生"相称。

曾有人到翰林院去,见童子伏案而读,便上前称作先生,那个童子竟不肯应声。询问后那童子道出原因:“翰林院里所有人均称为老先生,我虽然年轻’老'字是不能丢的!"可见一斑。

道光年间,浙江新去一个巡抚,姓乌。到任那天,某翰林前去谒见他,可这巡抚竟出了一副对联嘲笑他:

“鼠无大小皆称老,"

那翰林毕竟是读书人,见他没留下情面,随口应道:

“龟有雌雄总姓乌。"

乌巡抚无言以对。

④再留此地地无皮

清朝时,有一个大官员任命到某省当督办。不想这位官员只督办别人,不督办自己,借机大饱私囊。有人撰联泄愤曰:

人人恨入骨髓,

事事得其皮毛。

几年后,此官员又派往另一个省当督办,但他竟亳无收敛之意,还变本加厉,横征暴敛,当地秀才撰联曰:

早去一天天有眼,

再留此地地无皮。

真是刻画得入木三分!

文海撷浪<之十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