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你聊天这么有负担

2017-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scarqin

当下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对于聊天当然要求高效,相信很多人对

在吗?

十分反感,网上偏激的意见也很多。其实它和打点电话时,一句喂一样,一种潜意识的语境反应,对于忙碌的人来说,一句在吗代表他要建立两次链接,一次是回复在,一次才听你说正事。
由此看来,并不是在吗让人不舒服,而是在吗正经事的等待时间,让人觉得浪费时间而不直接。
正方观点(支持用“在吗”)将此比喻为TCP握手,这段时间是ACK的等待时间,十分有趣,当你不确认别人是否有空,如此请求有礼貌一说。
反方观点,说自卑论的也有,说不懂的人际交往的也有
于我而言,我不喜欢别人用这种方式与我交流。

  1. 理由一
    陌生人我可视为礼节(但如果要我在等待时间内花费很多时间,本宝宝会有小情绪)。电话和qq不一样,电话是连环炮,qq是单响炮,所以不确认别人是否有空,也是直说比较礼貌。真遇上什么急事,也不可能用qq联系啊。熟悉的人开门见山是日常,并不会因为你在我忙碌的时候即时通信找我帮忙而停下手上的工作,事物轻重缓急相信我自己能把握。但太小心翼翼总有距离感,走不进是 really 难受。

  2. 理由二
    一句在吗让好奇宝宝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思考为什么找我?出什么事了?我做错了什么?借钱?balabala

最怕朋友突然的关心

  1. 理由三
    既然大家都这么忙,说话为什么不说重点
    有人如果出于礼貌这样对我,求求你不要这样对我!really难受,看qq也只是空闲时间,所以开门见山的说话吧,都别太累了。

你这样说,那你错我也不(hou)好(zhe)意(lian)思(pi)怪你啊

与之类似的有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意见....
我知道我的想法有点小心眼....
因为我肚子不舒服,你可以帮我拿那个东西吗?
xxx都是这样说的,所以xxx

为什么让我觉得不舒服

每当和这类人沟通时,一种压迫感紧紧逼近,道不出哪里不对,但一股厌恶感由此而生。
我太看重这句话
事实上,当我把这些话当作谦辞时,它反映的是说话人小心翼翼的想要保护听者的感受。
嗯,毕竟我这是不成熟的意见,你怪我也没用,因为我弱我有理啊
这些话,对于说话者和听此话者来说收益何在

那种场景会使用这种聊天方式

  1. 自谦
    双方僵持不下时,此话把自己放在更低的姿态,让对方和自己都有台阶下。关键看对面想不想下,如果十分较真,那你和我说这话真的在侮辱我。

  2. 不自信带来的害怕
    菜鸟遇到鸿鹄时,瑟瑟发抖不敢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担心枪打出头鸟,用此前提缓解尴尬的同时发表看法,一箭双雕。

  3. 向别人提反对意见
    担心此话分量太重,伤害到他人,所以使用否定自己意见的语气,万一对方不接受,凡事留有余地嘛

最后,我希望生活充满真诚不要套路,有意见,直说即可。你的套路,请给那些脆弱的人吧,我需要更强大。
人生过不去的坎这么多,怎么可能差你一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