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房子
这两天把《让万物穿过自己》又听了一遍,在这期播客里,孟岩老师把每个人的“认知”,比作一座座房子。这些“认知”因经历而形成,影响着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
这些认知的房子,带给我们的并不总是安全感。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这些认知轻易就会化为一堵堵围墙,让人深陷在负面情绪中。
在《男孩、鼹鼠、狐狸和马》这本书里,有句充满哲理的话:
“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我们只能看到外面,但几乎所有事都发生在我们内心。”
人的感受,并不来自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对事情做出的反应。
内心的情绪,总是来的快,去的很快。比如,焦虑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觉得一切都是灰暗的。但这时,如果换上一身松弛的衣服,到外面运动30分钟,心情大概率就会好起来。因此,要记得“焦虑”是会过去的,另外就是要坚持一些能让自己身心愉悦的事。
人的身体中有两种激素,一种是“多巴胺”,这种激素遵循“奖励机制”,当人感受到快感,身体便分泌这种激素。但这种激素会让人上瘾,比如刷短视频上瘾、玩游戏上瘾,都是多巴胺在搞鬼。
还有另外一种激素,叫“内啡肽”,这种激素遵循“补偿机制”。当人做了一件相对难、但有益的事情时,身体会分泌这种激素来补偿自己。比如长跑之后,身体感受到的满足感。
很喜欢这期播客的标题:让万物穿过自己。
在冥想训练中,有一种帮助自己平静下来的方式,便是观察自己的情绪。观察自己在情绪中的反应,但不要放大它,允许这种情绪穿过自己。
前几天看到王建硕老师的一条动态,大意是训练自己用“TA”代替“我”。比如当自己感受到了焦虑的情绪,用第三人称的方式说出来就是:他感受到了焦虑。这种脱离主体的自我观察法,也能帮助我们客观看待自己的感受。
很轻易地感受到,自己在内心也建了不少这样的房子。比如对工作的焦虑,虽不反感现在的工作,但只要想到明天要上班,内心便会感到焦虑。这种焦虑的产生,跟过去两份工作的经历有关。过去发生在职场中的不悦感受,被不假思索地套用在现在的工作上。因此,便容易对工作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很难对工作有Owner意识。
从十月份开始,关掉了朋友圈,也将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为了三天可见。因为爷爷是在去年国庆期间去世的,一想到这件事,便觉得所有的庆祝都无意义。这栋名为“死亡”的房子,已经建成一年了,我会突然因它而难过,也会突然变得积极。但始终没有强迫自己在短时间内去拆掉它。
有些日子没在公众号上发周记了,并非是因为这段时间没有记录。而是总觉得写的内容不足以发出来,让别人花费时间看。这其实也是自己的认知在作怪,那种所谓的可以被发出来的水准是什么样的呢?最初写东西的初衷,也并不是想写得好,被许多人喜欢,只是纯粹地想记录日常感受。如果是这样,其实只要做到对自己诚实,便可以自在地去写。
希望我们都能走出这些认知的房子,让万物穿过自己,去迎接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