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摘抄与感悟 四
“愤怒是短暂的疯狂”——何瑞斯
在亲密关系里的权力斗争中,一定包含着愤怒的成分。我们常常用愤怒来保护自己,因为这比面对痛苦要容易得多。
第一,怒气能够麻痹心中的痛,压过所有的情绪,甚至能够麻痹身体的感觉。
第二,生气的另一个好处是能让对方有罪恶感。这样一来就能有效的控制对方的行为。
愤怒有三种表达方式,攻击,情绪抽离,被动攻击。
攻击是公开、明显表示愤怒的方式,通常包含批评、指责、怪罪、威胁、肢体攻击、下最后通牒或言语中伤等几种形式。
言语攻击本身就是不合逻辑,而只是用暴力来保护自己,所有的攻击都是出于自卫。
情绪抽离则是比较沉默的表达愤怒的方式。然而沉默和大呼小叫其实可以同样暴力。情绪抽离的各种形式效果都是一致的,一言不发地让自己远离造成痛苦的人。
被动攻击就比较像是零星的战火,你假装不太介意对方的行为,但你的言语间却充斥着隐隐约约的批评、讽刺、批判、嘲弄或抱怨。另一种表达方式是装作极度悲伤,几乎要哭出来,但并不直接指控对方故意伤害你。装作无辜的受害者,能让对方觉得自己像个坏人,而由于你并没有指控他们做错事,你也同时剥夺了他们自卫的权利。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你用何种方式表达愤怒或别人用何种方式对你表达愤怒根本不重要。如果你感到愤怒,怒气其实是在保护你不去感受痛苦,如果我们能对自己诚实并选择面对痛苦,我们就会了解这是治好痛苦的机会。而如果我们选择攻击伴侣或抽离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也许不必去感受痛苦,但同时我们也失去了疗伤的机会,自然也就无法改正这些痛苦所造成的自我局限的信念。
自我剖析:
1,曾经的自己攻击别人时,通常使用的方式就是指责,批评,怪罪。总以为这都是别人的错,我都对。
事实是,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忽视,让我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可有可无的。以及自己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没有让我学会宽容大度的爱人,也没有学会与人交往中,更多对别人的鼓励与肯定。关系中,更多的是在批评指责,埋怨。我是在用“我对,你错”的方式掩饰自己的自卑与无能,希望以此让别人看到我很重要。自己完不成的事情希望他人来替你完成,一旦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恼羞成怒。现在想来,实在是可笑无理至极,意识到,就是改变的开始。
2,亲密关系中,通常我还会装作无辜的受害者,让对方觉得自己像个坏人。我不去指控他做了坏事,而让他有所内疚,这时我就会沾沾自喜,因为我赢了。实际上也同时剥夺了他们自卫的权利。
比如,记得很多年前,我和女儿在旅游途中,因为旅游线路的问题发生分歧。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嘴上一直在说听她的安排,但表现出的却是“很委屈也要听你的安排,因为我爱你”。当女儿感受到我传递给她的这个信息后,觉得自己像是一个不孝顺的女儿,立即改变主意,听从了我的意见,我得逞了。
现在想来,我这不就是被动攻击吗?故意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受害者,一个委曲求全者,让她内疚而达到我的目的。如果放到现在,我想我会和女儿心平气和的商量并分析各自提出的线路的利弊,然后再确定到底是哪个线路更优。
学习让人明理,反思让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