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人
这个假期,收获最大的,无异于儿子自生下九年来,不再抗拒躲避,愿意和爸爸睡。而女儿亦愿意和爸爸说悄悄话,我知道,在他们心里,我是真的“自己人”了!
或许,在婴幼儿心里,除了妈妈之外的一切人,都是外人,没有安全感。平素习惯了板着个脸,一遇事不对劲便出口指斥。试问这样的态度,怎能让人亲近?数年来夫人多次表达此类意思,而己身并没真正听进内心里去。如今想来,曾经的自己,是多么的自以为是啊!
三字经言:养不教,父之过。这是孩子妈妈天天教他们念的,当听他们随时随地背诵出来时,有如一股电流猛触头部,瞬间引起全身打个激灵:这么多年,到底是怎样为人父教人子的呀!曾经的画面,常常是只陪得了玩,只买得了玩具零食哄开心。一旦娃妈离开他们视线,或是要求和爸爸一起睡,都会引起他们的不安与抵制,继而是眼泪伴哭声同来,怎么哄也没有用。常常是把问题归咎于陪伴少,生疏了。
可后侧邻居发小,一年笼共才两三回归家,却与娃们打得火热,那笑声响彻檐前屋后,“爸爸爸爸”的叫得多亲热。难道,不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视线回归眼前,娃妈细致入微地帮娃整衣裤,掸去摸爬滚打粘上的尘屑草根。有时,米饭粥汤一应俱全,小家伙们突发奇想要吃妈妈包的饺子,饺子吃了又嚷嚷着想吃妈妈擀的手工面条。娃妈欣然接受扔下碗筷就动手和面。不出意外的话,我都会以宠溺来指摘,觉得太惯着不妥。如今想来道理自是如此,但有家的温暖与幸福,不正因为有了这些出格的宠溺而令人一生难以忘怀吗?我也想起小时候,喜欢吃韭菜蛋炒饭,爱吃辣椒面拌酱油饭,妈妈总是会想尽办法满足馋嘴的我。儿时物资匮乏,父亲管得严,对于妈妈的偏爱,他总是说三道四很是反对。父亲出于维持生活的需求,这样理智的做法自然无可指摘,只是从小心里除了敬与怕,再难有亲与近之感了。
细细想来,我不正重复父亲当初的做法么?父亲一生谨小慎微,说话惜字如金,常常是沉默许久,才前不着调后不着声地说出几句话来。儿时哪能理解其深意,只知嗯啊应和着假装听懂。或许,父亲想要表达出来的教育效果,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领悟到,失于态度太严,不敢刨根问底弄个清楚。而今换位思考,是否儿女也同一心态,不仅心里距离遥远,而且言传身教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想明白了,便无所谓其它了。犯错了不听话,试着耐着性子好好说话,不再动不动就给脸色,出大声气教训;耍性子任性玩,也不会举巴掌威胁,不会拿他们喜欢的事与物来要挟;更重要的是,一旦答应的要求,不管什么原因,如听不听话,完没完成作业,都会履行诺言。一段时间下来,感觉自己变了许多,原来用心去做,好好地说话也是很快乐的事。家长不是应有家长的威严吗?是的,威严与慈爱并不矛盾,孩子其实非常聪明,能感知到大人对他态度的好坏。是敷衍了事还真心爱他,心里同样的有杆称。
你们是第一次做孩子,我也是头次为人父。之前实习态度不好,经过认真反思后猛然醒悟:不端着不折腾,快快乐乐开开心心每一刻,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天,给你们快乐幸福的童年,是最好的成长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