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须从内中求
风光须从内中求
《水浒传》开篇说大宋仁宗年间,瘟疫横行,军民伤损。为禳此天灾,仁宗集团决定迎请道行深厚的嗣汉天师张继先来京设坛作法。
迎请张天师的工作应该是风风光光的。想想也是,天下太不太平,军民聊不聊生,张天师的祈禳工作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所以做为主办方,仁宗集团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老大宋仁宗亲自坐镇,参知政事(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范仲淹总策划总执行,内外提点殿前太尉(外交部长)洪信为天使,代表老大,到江西信州龙虎山上清宫迎请张天师。此项工作不仅规格高,启动仪式也是相当隆重。金殿之上,焚香祭拜、书诏交接,宋仁宗可都是亲力亲为,做的一丝不苟。
可想,老洪的出行也必定是风风光光的。
在大家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老洪小心翼翼地接过老大亲手递上的丹诏,恭恭敬敬的包好裹好,上肩背好,在老大的远眺注目中,带着老大满满的期待,飞马出了东京汴梁城。阳春三月,江南景色正美,奇花绽锦绣,嫩柳舞金丝。在数十人的前呼后拥中,一路上,老洪赏着美景,欢天喜地来到了信州城,信州的大小官员也倾城而出,上清宫的一干道众更是鸣钟击鼓,奏仙乐掣香花,前接后引,那场面还真是风光无限……
可惜,风风光光的开花却没有结出风风光光的果实。
老洪不仅未识天师尊容,还掘了上清宫祖地,毁了伏魔大殿,走了一百单八个天罡地煞魔君,为他的老大的集团留下了无穷祸患。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按理,老洪办事不能说不卖力。他一听说张天师结庵住在山顶,那也是二话不说,就沐浴更衣,麻鞋草履,口诵天尊宝号,自背诏书,步行上山。
担着老大的重托,使命使然,颇有一副即使赴汤蹈火也应该在所不惜的样子。无奈,大山险峻,更因自己锦衣玉食日久,三二里山路下来,老洪便已脚酸腿软,再也行走不动。
这三二里山路也就成了一块儿试金石,让我们看清了老洪同志的本心:不是诚心向佛。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访僧时写的一首诗,寒云缭绕,落叶飘飞,崎岖的山路走了一重又一重,可人家小李同学,依然不畏艰难。
这才是虔诚的真正表现啊!
如果说老洪真的诚心,那他早就应该做好了山路难走的心理准备,把风风光光的事情风风光光的办下来,让老大欢喜,让百姓欢喜,岂不皆大欢喜?何至于一点点山路就击碎了这表面的风光,一点点山路就挤出了他心中的怨气。
一切祸源皆心起。怨生了恨,这就是猛兽怪物,金毛大虫和雪花大蛇其实就是他内心怨恨的幻象。
心不诚,终露马脚!
“你从哪里来?你认的我吗?”接下来道童出现,老洪初见道童就问了这么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这究竟有什么玄妙呢?看似稀里糊涂,其实老洪心里特清楚,这样危险的地方,没有两下子怎么可能存活下去?所以,这道童与天师必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便不是天师自己,也必然是天师手下,那就把我的心思捎给张天师明白:我是皇上的钦差大臣,我大老远从京城跑来,你不高接远送就算了,还敢罚我遭此大罪来见你,你这牌是不是耍的有点大!
可见,老洪根本就没有把张天师放在心里,你张天师算老几啊,罚我受如此的窝囊罪?你也想想清楚,纵然你再佛法无边,也是一枚任由我们驱使的棋子啊!等我洪信卸下老大托付的重担,跟你没完!
心中无佛,佛再神通,也无法把阳光射进他的心中!由此可见,老洪最终做下了那样一场不耻之事,把一场本该风风光光的大事好事,办的后患无穷,也就可想而知了!
常言说得好,风光须从内中求。办事做人,不管表面多么风光,如果心不风光,那结果注定不会风光。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他的日子永远是晴空万里的,唯乐观聪明的人,懂得精心打理自己的心境,去寻找快乐,并放大快乐,实现古人所谓的“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风光并不玄妙,现于外而决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