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说亲密关系女性心理成长故事

亲密关系 | 冲突的关系,让我们看到各自的主题

2016-07-11  本文已影响67人  劍敏

朋友参加了十日内观课程回来,就兴冲冲地给我电话,和我分享了通过内观沉淀下来的许多收获,最后她笑着说,每次邀请她父母来她那小住一段时间,似乎就是想要检验一下自己是否在和父亲的关系中有所变化和成长,可是一次次的邀请,一次次和父亲的冲突,她就体验着一次次的失落和挫败。现在,她可以学着坦然面对。

她的这部分的分享也触动了我,我笑着对朋友说:“我又何尝不是呢,你的主题是亲子关系,我的主题是亲密关系,我也是曾经一次次地从心理学的课程出来,一次次充满能量地回到生活中和偶葩互动,可是却一次次地体会到了失落和挫败。”如出一辙的经历,让我们俩哈哈大笑,我们都是对自身成长有要求的女人。

在家庭中,无论是亲子关系的主题,还是亲密关系的主题冲突,这些都是关系的问题呈现,要细究其中的缘由,就又得回到自己身上。也许今天,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是我们成长中的什么主题,让我们在亲密关系或者亲子关系中出现冲突呢?

就拿偶葩和我的亲密关系来说,自从偶葩和我踏入心理学领域,我们就开始了更加明显的的主题战争。我的主题一直是“爱”;表现出来的信念就是:在一起,互相帮助,互为对方服务甚至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当我的付出过多,而对方不能如我所愿地也付出时,我的内心就开始不平静了,愤恨的小火苗就要开始冒烟了。

偶葩的主题一直是”自由“--表现出来的信念就是:每个人都是要为自己负责,要为自己而活就好,否则就会种下怨根。当我不断地为他服务的时候,他的受限和不自由的感觉就跑出来了,于是抗争的小火苗也开始冒烟。

就这样,我们在所谓的”爱“ 和”自由“的碰撞中,总是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我秉持着:家人就应该互相关心和帮助,他秉持着人是自由的,只有活好自己,才能够帮到别人。我们各自站在天平的一端,各执一端。我们一次次的冲突也是极其类似。总是和我的“爱”和他的“自由”相关。这就是我们各自的主题。

当然,我们的这些主题并不是凭空而来,从原生家庭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从家庭而来,我们都从家庭生活中习得了并形成了自己的信念:比如我的这个主题,因为我是家庭中的老大,再加上幼时父母离家外出打拼,于是我学会了去忽略自己的需要而更多地为家人考虑,这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我的信念;而偶葩是生活在众多兄弟姐妹的家庭,一直被照顾的他,总是缺少许多自由。于是他在生活中不断验证,为自己活就好,因为有这么多爱他的兄弟姐妹,他总能在被照顾得情况下而活好自己,但始终逃不出大家庭的“爱”;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这些主题也源自于性别角色,他是男人,天生有对自由的向往;我是女人,天生有为家庭服务的奉献精神。从佛学的角度来看,也学我们的呈现是因缘聚合的产物。 总之,理由千千万,造就了我们现在的自己,拥有着容易被触动的主题或者说是缺失的一角。

在一起的生活,给予了我们机会,让我们去寻找这缺失的一角,当偶葩和我继续成长和磨合的时候,我发现,当我可以在为家人服务的同时顾及到自己的需要,比如:在亲子关系中,陪伴着女儿看书的时间也变成自己享受的阅读时光,陪女儿去她最爱的餐厅时也找到了自己最爱的食物;在亲密关系中,当我面临偶葩和自己的需要冲突,权衡之下我可以坦然对他说“不”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在我的主题“爱”中添加了“自由”的调料;当偶葩在一味地想要自由的同时体会到了“爱”的滋养的时候,他发觉“爱”也是不可缺少的。于是,在他的自由主题中,他添加了“爱”的调料。

生活在继续,我们的主题依旧不变,有时还是因此发生冲突,只不过这样的冲突时隔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少。偶尔爆发的冲突,在怒气过后,也成了一种发现自己的惊喜,成了一种提醒,提醒着自己缺失的那一角,提醒着我们还是被自己的主题所限,提醒着我们又过了自己天平的平衡点,因此我们各自的主题又成了互相欣赏的和学习的镜子。

每一对夫妻都会争吵,细究下去,就都能发现每次争吵的模式十分雷同。借用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的一句话:“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如果我们不再把关系中的冲突看成是问题,而把这些冲突当成为修为自己主题的契机,那么,每一次冲突,都会是成长的契机,通过冲突,我们可以看见自己,并以此修为自己,那么冲突就会化解,和谐而亲密的关系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而关系中的每个人,就自然而然会成为一个成熟而充满魅力的人。

作者:邱剑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