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向青春致敬!
文/想太多小姐
五四青年节,看一场电影祭奠那些逝去的青春,犹如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雨,无所顾虑,肆意疯狂。
五四青年节,向青春致敬!青春,从《北京青年》一路走到如今的《致青春》,从何东到郑微。
青春,给了我们一段最美的年华,最单纯的岁月,最无私的自我,以至于以后的每一个时刻,当回忆起来的时候,眼里噙着泪水,脸上却还挂着微笑。
郑微是可爱的,对爱情,对自己。虽然毫无理由的任性在别人看来,多少不可理喻,可是无知,总是最容易被原谅。她就像每个刚刚经历青春的孩子一样,叛逆纯真,敢爱敢恨。
于她,我是羡慕的,因为不是所有孩子都敢于索取的,但是她勇敢,所以她得到。
于黎维娟,爱情是一本可以随手丢弃的杂志,图片丰富,故事独立,读的时候可以漫不经心,无论错过多少页,甚至被撕掉几页,也丝毫没有影响她阅读的心情。
五四青年节,向青春致敬!然而对郑微而言,爱情是一本珍藏已久的精装本,每一页,她都翻得小心翼翼,生怕错过几行字,弄皱几页纸,甚至出现裂痕时,胡拼乱凑都想重归于好,于是,强人所难,肆意索取。这是郑微,一个容易点燃青春火焰,活得肆意妄为的女孩。
毕业典礼上,她以一首《红日》拉开了青春的序幕,郑微恣意妄为的歌唱带动了所有的人,但遗憾的是,最希望打动的陈孝正却无动于衷。花自飘零水自流,动容心魄的歌声可以惊醒所有知觉,却始终唤不醒一颗假装睡着的心。
五四青年节,向青春致敬! 陈孝正的人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他的人生是一座只能建造一次的工程,必须保证精确无比。对于底子薄弱的人来讲,重新翻盘的代价承受不起,于是他选择了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曾经,我也以为,只要每一步都计划严密,按部就班就能保证精确无比。当斗转星移,世事无常的事常伴随左右时,我忽然觉得,岁月其实就是位技艺精湛却又随心所欲的雕刻家,它或者把我们精心雕刻成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模样,或者,一不小心,随手将你塑造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自己。
如果不是陈孝正纯熟地吐出第一个烟圈,他那个义愤填膺地说着最讨厌抽烟的样子不会这么清晰地呈现在眼前。郑微或许也没想过,多年以后,当她以领导的身份责骂下属粗心大意的时候,痛骂的其实是当年那个最喜欢的自己。
一不小心,我们都中了岁月的圈套,成为当初那个最讨厌的自己。一不小心,就走到了今天的局面,好不预料,不知不觉。也许,根本没有精确无比的人生,有一厘米的误差才是人生常态。
大多数时候,顺势而为,求仁得仁,或许是最好选择。
五四青年节,向青春致敬! 毕业多年后的相聚,新欢旧爱,新仇旧怨,一壶茶酒都付诸笑谈中。多年后的沧桑写在脸上,快乐心酸却深藏心底,有的儿女满堂,其乐融融;有的事业有成,光鲜亮丽;有的生活普通,平常安乐。"见过了玫瑰,怎么看得惯野草",张开如是说。如果不是看到结局,我断然不会想到,原本以为的一句玩笑话却是张开心底对阮莞深情的呼唤。多少真心话,被当成了大冒险,浑然不觉。
岁月赋予我们成长的礼物,都通过时间慢慢地变得清晰起来,关于那些真心假意,时间都给了最好的答案。阮莞是讨人喜欢的,从做人到做事,她的成熟稳重,她的隐忍善良,却也给了别人伤害她的机会。
不哭的孩子没糖吃,甚至还会被别人误以为你不喜欢吃糖。
世间规律也许就是这样复杂有趣,因为什么都不要,所以别人干脆什么都不给,结果,就一无所有。
她的付出是无声的,正如她的美貌一样,她让赵世勇觉得她对他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看着都让人心疼。青春容颜,给了她无限宠爱,可是也给了她无限悲哀。
赵世勇不懂她,她不懂爱情,甚至到死都不愿意懂,也许这便是爱情神奇的地方。她的青春,死在最美的年华,不朽,于她的容颜,于她的满天星。
五四青年节,向青春致敬! 多少陪伴和等待,最终换来了一句我离开。林静和郑微再见面时,他成熟稳重,符合想象;她利索干练,气定神闲。岁月总是轻易地将我们改变。当年那个即使百米冲刺顶着被车门夹住的危险也要急于赶上末班车的自己,如今也能从容自若地前行等待下班车的到来,因为明白,会走的终究留不住。"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 功成名就才衣锦还乡,是令人崇敬的伟大抱负,还是对自己已经食言承诺的逃避呢?时间是方解殇的药剂,林静还是出现了,似乎意料之外却又恰到好处。
记忆未变,感觉却已然缺失,郑微不是当初的郑微,你林静也已经有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因为互不参与,所以爱情的拼图稍一分神,就错乱不堪。
五四青年节,向青春致敬!郑微,选择了离开。我很喜欢郑微最后说的一句话,她说:"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爱山川,爱大自然一样。"我想,最好的爱情也许就是:因为爱上你,我更爱这个世界。郑微的成熟,因为岁月的魔法,变得无比动人。
电影的末尾,郑微搭车绝然而去,旁边是奔腾不止的河流,我想着这流水,就如他们的青春,一去不返。
我的青春,逝者如斯,昼夜不舍。
值此五四之际,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