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读写406天|当三角遇上圆,学习型组织的隐性执行与显性秩序
每日心情:
跟家人到附近休个小假期,第一时间先把书装进箱子里,一大早缩在酒店卫生间看书写文。我也很无奈。少些一天完全没什么,但就像强迫症受不了一排整齐的东西有一个歪掉一样,各种不舒服。
习惯跟个体的关系很有意思,你以为你塑造了它,实际上它也在塑造你。
昨天发现自己的一个点:纯粹的乡村游(一片旷野花海那种)对我实在是很大的能量消耗,即便是坐着车观光游览一番,我都会累瘫。但如果有人文的东西出现就不一样了,各种建筑物、村落都会让我瞬间有精神,就像手机濒临断电忽然插上充电宝一样~~~
小时候小说读多了,以为自己会像女主角一样喜欢在花丛中奔跑.....长大了发现我就是喜欢有建筑的地方,果然,越长大越没办法假扮别人啊。
早起读写406天
阅读书籍:《第五项修炼-实践篇》(上下)
作者:彼得·圣吉
阿特·克莱纳 夏洛特·罗伯茨
里客·罗斯 布莱恩·史密斯
译者:张兴 等
阅读范围:P039-P048
概念整合
当把前面提到的三角形和圆形放在一起时,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工作全景就完整的展现出来了。这个全景,比五项修炼所展现的更全面更丰富。
自己虽然不是理科生,但最近确实也更喜欢看图表,简单明了,排除不必要的干扰。
组织结构的三角形代表实际要进行的工作,工作的重点虽然表现在三角形上,但变革的核心因果关系在圆形上。两者之间不断地相互影响。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触手可及的事物才是实实在在的,对抽象的事物不那么重视,但事实却刚好相反。看得见的事物的变化往往是由看不见的事物推动的。
深层次的学习环路(圆形)乍一看是短暂的,但实际上却是持久的。一旦管理者学会把自己的假设和这些假设所依据的“数据”区分开来,就能保持对自己的思想状态更清醒的认识。
而且深层学习环路所带来的改变通常也是不可逆转的,人们一旦有取得进步的信息和能力的时候,就会更加坚持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目标。
学习环路对人们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其取向性,心里有了新的生命取向感,就像指南针一样,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不要顾此失彼
当注意力集中在三角形上的时候,也要随时记得圆形。圆形的变化时真正重要的,那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三角形上,因为三角形代表了操作层面的变化,只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变化就会发生结果。
在运行初期,深层次的变化不如三角形变化那么明显,很多时候人们甚至都注意不到这些微妙的变化。但如果表面运动停止,深层变化也会停止。
如果人们停止对指导思想的阐述,停止改善基础设施创新,停止运用学习修炼中的工具和方法,深层的学习环路就会停滞。
反过来,深层的变化也会影响结构设计工作,只有经历了深层学习闭环,集体智慧才会出现,从而更好地指导行为。否则,人们会对使命和价值观缺乏足够的信任和理解。
结果导向
深层学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但一旦起作用,比传统的组织能带来更大的业绩改进和成果。
这就很考验决策者,稻草引火快,但木柴烧的久。所以在检验成果的时候,有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耐心和量化。
“测评的时间要和学习的酝酿时间相符。”过早的测评结果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你种下的是一个土豆,那就该给出收获土豆所需要的时间。
检验成果的第二个问题是量化问题。也有一个简单的指导思想:“对于应该量化的成果进行数量的测定,对于不应该量化的结果进行质量的测定。”
比如销售业绩、产品质量、成本都是可以量化的,而智能化、开放型、创新精神、人文关怀则是无法量化的,但并不是不可知的。
所以,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没有测评标准有时候会比有一个错误的测评标准要好得多。
隐形秩序
这个层面有点儿类似于东方哲学中的“道”,你看不见,但却是真相。你无法感知,但又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物理学家戴维·博姆(深层汇谈理论的缔造者)提出了一个关于“秩序的新概念”——“隐形秩序”。
隐形秩序展开在我们现实世界中,即“显性秩序”。而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人们参与了“展开”的过程。
通过深层学习获得“战略性思考”,会让人们“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之后所做的事情,就是“倾听”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并参与。也许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顺势而为”。
在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会让人们逐渐从碎片化思维方式逐渐转化为整体优先原则,由此能够看到的世界将会比原来大得多。
以上是我今日读书所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