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本质追寻(二):历史记录不可篡改
接回上篇最后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唯独区块链能做到“历史记录不可篡改”?历史记录不可篡改是指历史操作记录不可抹杀。
我们首先明确一点,“不可篡改”并不是绝对地不可篡改。咱们不考虑那种极端情况,比如地球毁灭啥的。这个“不可篡改”只能大概定义为以人类自身的能力,几乎不可能篡改。世上无绝对事,成年人以概率思考问题,大家意会意会,能get到我的意思就行。
好了,继续。
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记录信息的手段,比如结绳记事、语言、文字、互联网等。但是,这些全都无法实现历史记录不可篡改。比如结绳,除非是用大量绳子进行相同记录,要不更改太容易了。而语言和文字虽然可以进行大范围传播,但它们本身在传播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于后人来说,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发生的。
比如,在考古学中,经常就会挖掘出一本古书的不同版本,但却不知道这些版本如何演变,内容又是由谁更改的。另外,如果是以中心化的方式进行记录,不管所记录的内容如何正式和神圣,都免不了被篡改。比如中国古代的皇帝,他的生活起居、一言一行都会有专人负责记录整理,编撰成帝王起居注,为历史留下真相。这是一个很神圣的事,最开始是规定了皇帝本人是不能看的。但到后,这规矩被一代贤君李世民给破了,人家不光看了,还改了。
传统的互联网,其实跟文字书本一样,虽然能传播很广,但因为对所承载的内容,没有一条完整的线索,所以很多操作记录查起来难度极大,或者根本无法可查。
而区块链之所以能实现“历史记录不可篡改”,其实是三个因素的结合,即
互联网、去中心化、可追索,这三个因素分开说是说不清的,只能放在一起分析。
首先,互联网应该是人类发明的第一个裹挟全球,而人类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息记录手段。然后,区块链又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将信息有序地记录到遍布全球的互联网节点上。也就是说,人类几乎不可能自己去毁灭互联网,而区块链又以可追索的方式,分布式地记录于互不认识的,或者说不属于同一利益集体的互联网节点。
我们反推一下,就会发现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比如缺了互联网,一个去中心化的可追索的案例就是公司内网的分布式数据库,这种数据库,不管怎么“分布式”,它仍有统一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要篡改历史操作简直太容易了。再看缺了去中心化的情况。比如支付宝,它是互联网产品,但它是以阿里为中心,阿里公司如果要在我们的账本上搞点小动作,然后抹掉证据,那简直太容易了,当然阿里做为大公司,干这龌龊事不值得。但最近的P2P公司的系列跑路事件,就很能说明问题,到公司跑路的那一刻,投资者才知道这帐已经烂到根了。如果缺了可追索这一条呢?那就相当于你写了一篇好文发表在一个小网站上,然后一堆人抄袭你,不久后,小网站关服了,经过抄袭再抄袭,抄袭到最后,压根就没办法证明这文章是你写的。
好了,本篇到此为止,终于证明了区块链可唯一地实现“历史记录不可篡改”。按理说,区块链的本质就在于此了。但我觉得这个表示容易产生歧义,甚至大佬李笑来说,他在计划实现一个中心化的历史记录不可篡改的系统,虽然我不相信他能做出来我所理解的“历史记录不可篡改”,但总让我不踏实。
所以,后面我们还是继续思考,努力去找到一个更加合适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