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少数民族”—— 风情“花腰傣”!
“花腰傣”被游客赞誉为“最美的少数民族”!“ 花腰傣品牌走向世界”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首次亮像:原生态花腰傣服饰,“花街节”的一大亮点,身着艳丽花腰傣服饰的千名花腰傣群众沿戛洒大道—花街—戛洒大槟榔园文化旅游广场,一派“满城尽是花腰傣”的壮美景观,吸引了各地游客慕名前来新平戛洒赶花街,2016年春节黄金周新平县共接待游客27.02万人次,同比增长10.3%。
今天老蒋就带同大家一同走进新平花腰傣,去感受“原生态的傣族风情”!
“花腰傣|——中国傣族的一个独特群体,相传为古滇国王族的后裔,传说中古傣民族迁徙的落伍者、遗留在哀牢山腹地的古滇国皇族后裔,神秘的花腰傣是我国傣族的一个分支,以服饰斑斓、色彩绚丽、银饰琳琅满目如彩带层层束腰而得名。花腰傣现有7.2万人,有傣雅、傣洒、傣卡、傣仲等自称,80%居住在新平县内,其余散居于元江等县内。
每年农历一月十三至十五日是“花街节”,是“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西方的“情人节”!被誉为“东方情人节”,主要是男女青年们谈情说爱的集会,男女约会、跳民族舞、对歌等!这几日,姑娘们穿上镶有银泡的艳丽服装,戴上首饰,背上“秧箩饭”,由寨中最具名望的女人带领走上街头,让翘首等待的“小卜帽”们相亲。若双方中意,小伙子便立刻拉上姑娘,跑到树木浓密的深处,倾吐爱情,互赠礼物,一起吃秧箩里的“情人饭”,自自然然,顺风顺水!
人们的装梳打扮特殊。“已婚妇女“的头饰是用1条宽约2寸的青布头帕将头发层层包住,再用1条2条有红缨的青花布条将1块红条花布包扎在上面,扎成1个高耸的头型。上身穿无袖右襟内褂,前胸挂着成排的银泡,衣领由1条宽约2寸镶满银泡的布条沿脖子往后反搭而成。下面穿筒裙,裙摆有5色花边。这里的傣族妇女每次要将数条裙子迭穿,1条比1条高,将里面1条的花摆露出来。腰间系上1条花腰带。身后用1块镶满银饰、缀满红缨的布块迭成三角形围在腰上,用青色布包在腿上作为绑腿,出门帽沿向上。
而“未婚少女”,就会将头发系于脑后,戴上一串串银泡。内衣为右襟无领无袖短褂,左前方镶满银泡。外衣为无袖无领衣,用红、绿、紫色绸缎制成。下身穿黑色筒裙,裙端有各种图案。腰间系有1条五色花布带。用白布在小腿上
当然,花腰傣的女人们平时穿的衣服可没有这么复杂。紧身背心和桶裙更能适应燥热的气候与繁忙的劳作。热了就穿一件紧身内衣,一条桶裙。冷了就穿上无扣窄袖开襟短外套或加上几条裙子。随天气的变化,脱穿起来非常方便。相比之下,花腰傣男人穿的衣服就简单多了,宽松的黑色对襟立领土布衣服显得特别的精神、利落。
没有受到南传佛教文化影响,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崇拜,是花腰傣原生型文化特征最鲜明的体现;艳丽多姿、内涵丰富的服饰文化,是花腰傣文化中最神奇、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异彩纷呈,风情奇异,承传完整的民风民俗,使花腰傣文化充满令人着迷的色彩;花腰傣,臣服于水,膜拜于水,追随于水,从而形成了水的优姿和澄怀,显示着水的品格和生态。
在花腰傣的婚俗中,有一条“不落夫家”的说法。也就是婚后新娘不会马上搬到新郎家中。婚礼仪式结束后,新娘当天就会回到娘家。新娘当天即使留在男家,也是与自己的女伴同宿。第二天早早地就回娘家去了。接下来的日子,新娘只有在农忙、家中有事、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回男家,每次也只住两三天。直到女方有孕,男方才能把妻子接回家长住。这个时间有长有短,长的一两年,短的也要一两个月。比起长辈们,现在的年轻人要幸福得多。大多数青年人在结婚后仅仅象征性地分开居住几天,长的住一二个月便到男方家长期居住了。有的青年人已经完全放弃了这种婚姻习俗,比如在腰街乡的一些傣卡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只要家庭需要,无论是居住在男方家还是女方家都是可以的。
花腰傣住着“土掌房”.这种房子的四面都是用黏土夯成的。一般是两层、平頂。上层是用来住人,外面有一个阳台,供人们休息、晒东西。下层用来烧饭、待客,或是堆放杂物。
“花腰傣”这个高原明珠上美丽的民族,来自何方,又要去向何处?无人知晓,有人言他们是古滇国的遗贵,也有人言他们源自古代的百越,还有人言他们是编织爱情的民族……相信,她们永远都不会老去。
更多粉彩旅游请单击:他长得像蒋介石,名字却和毛润之相似!——云南开明土司故居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