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伙伴创业杂文院

“原来我没办法的事,其他人也没办法。只能靠自己。” | 怎样走出

2017-05-17  本文已影响4397人  新世相

Sayings:

因为经常在后台收到很多人关于工作的抱怨: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又不知道该干嘛;是不是该辞职;工作没有成就感,一辈子就这样了吗;压力好大,撑不下去。我和同事特意准备了这篇文章。

我们采访了 4 位朋友,他们是看起来已经拥有理想工作的人,而他们也曾经历过跟你一模一样的困惑。他们用自己的故事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不过,其中最宝贵的经验可能是这一条:你没办法的事,别人也没有办法。最后还是靠自己。

但至少,知道曾处在同样困境中的人如何一步步走到更开阔的地方,你眼前的迷雾会消散一点。

如何走出职业困惑期

自述:新世相的 4 位朋友

采访、编辑:Cassie



突然发现我没有办法的事,其他人也没有办法。我只能靠自己

@袁嘉骏 | 35岁,时尚传媒集团战略运营副总裁 | 工作 10 年

-月薪2万和月薪4千,我选了后者。

-年轻有资本做有风险的选择。

2008年底,刚回国,我就面临两个差异很大的选择。

首都机场一家奢侈品店,招我去做店长。我英文好,又有零售经验。月薪2万。

我的理想其实是创业,但刚回来,没资源没人脉。我想找个猎头公司,或咨询公司,可以认识很多人,快速积累商业经验。于是拒绝了奢侈品店的工作。

那时我和女友还没结婚。她是我同学,一起回国后,她在世贸天阶的时尚服装店做了男装总监,而我进了一家民营咨询公司,一个月4000块。她的薪水是我的几倍。

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很大前提是我才二十几岁,没结婚,没生活压力和焦虑。而只有在年轻时,你才能够很轻松地去做这种有风险的选择。

记得我听过一场谷歌大中华区的负责人的讲座,他说,年轻时最大的资产就是moveability(可移动性)。你想做的不同事,可以不断地尝试。

-如何避免陷入工作瓶颈?

-弄清楚自己做什么一定成,做什么一定不成。

去公司的第二个项目,负责人是位老太太,资历老。让她照我们的规范工作,她会骂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觉得“这帮年轻人乱搞”,“没有人别我更懂这个企业”。沟通起来很困难。

类似的不被接受的尴尬常有,领导会敲着桌子让我去“扫楼”,就是挨个找学员聊天,聊工作困惑。一开始他们觉得你是老板派来的,但聊到最后他们会接受你。我决定慢慢跟老太太聊,梳理她个人发展的历程,成功故事,遭遇的挑战和贡献。二十多年的情感,她说起来热泪盈眶,心门一打开,也就能沟通了。

那段时间我积累了很宝贵的收获,以至于后来每到新公司,我都能很快被人接受。我特别知道怎么让人接受我,怎么设定共同目标。工作初期,最重要或最幸运的就是,你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当你不断尝试、摸索,知道自己做什么一定能成,什么一定做不成,你就学会了如何持续发展,避免陷入瓶颈。

-我没有办法的事,其他人也没有办法。

-独立是最痛苦也是最关键的时刻。

2010年底,客户点名让我做一个500万的年度战略,我从没带过项目,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我很恐惧,恐惧到一想起这个事就浑身冒冷汗。

年轻人总说需要机会需要机会,当一个人给你机会时,期待的是你能拼尽全力。后来我就想,死就死吧怕什么。那是我作为新手带的第一个项目,面对所有问题,头顶再没组长帮忙了。

于是我问同事建议,分享经验,想解决方案。项目的老板在加拿大,有时差,一到晚上我就去海边,打电话沟通项目进展,跟他的财务和法务撕,还要带队伍。

当你真正独立负责一件事时,领导和老板们没法给你务实的指导,因为你才是那个在现场务实的人,你掌握所有情况。那时我才明白,原来我没办法的事,其他人也没办法,只能靠自己。发现自己必须开始独立承担责任时,可能是最痛苦,也是最关键的阶段。

后来我见过很多非常资深的老顾问,他们却一直没成为项目负责人。我问为什么,有人回答说,还没准备好。

如果你不开始冒风险,做决策,担责任,你永远都不会准备好。

-工作很痛苦,我该不该辞职?

-你发誓你不是因为这件事太难了才想走吗?

我从创业团队辞职过。伙伴都很优秀,但公司遇到瓶颈,团队出现了隔阂和摩擦。

提出辞职那晚我在青岛。第二天早晨,我走到海边,突然就跳到海里开始游泳。8月的海水特别亮,游了六七十米,担心再继续往前会抽筋或遇到暗潮,把人卷走。

这时钻出一个老头,说小伙子往里游啊。我看他一脸皱纹:您多大了?他说75岁。我听了他的话继续往前游,那时我突然感到了自由,觉得特别开阔。

工作到某个阶段,人人都可能在坚持还是辞职中迷茫,我也有过。有个朋友对我说了:你发誓你不是因为这件事太难了才想走?如果你正在纠结要不要辞职,可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如果面对一件难事,硬撑下来能让你的本事涨一大截,那种事咬牙都要顶住。而当你努力很长时间,却发现自己今年比去年更蠢了,这才是该停下来的时候。



“喜欢是一种感觉,而热爱意味着全心全意付出。选择职业也是如此”

@赵晓璃 | 职业生涯规划师、职场作家 | 工作 14 年

-我不喜欢我的专业,也不喜欢我的工作。

-先把不喜欢的事做好。

工作第一年,困扰我最深的是,大学的会计专业不是我喜欢的,又不确定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就做了对口工作,成为一名会计。

这个志愿母亲帮我填的,按照她的说法,这是门技术,学好了不说发财致富,至少可以生存无忧。

刚毕业那会儿,对工作“心不甘情不愿”促使我迅速成长,当时抱着最简单的想法:如果我能把这份工作做好,是否还会像今天这样迷茫呢?

那时工资很低,也看不到未来。直到有次遇见一位比我只大几个月的领导,她对专业的钻研与韧劲,深深刺激了我。她的成长环境比我惨多了,但人家就是靠着自己的奋斗,做到了公司中高管的职位。在她的指导下,我渐渐对这份工作慢慢不那么讨厌了,迷茫也不再明显。

-职业枯竭期,别人觉得我活得很好,我却焦虑得每天上班不想起床,下班不想说话。

-学习心理学,了解迷茫的根源。

28岁,我做到了财务经理。那样的成绩在外人眼里是认可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母亲当时的话都实现了,我完成了上升,达到稳定状态,收入、生活都很不错。可到了三十岁左右,我发现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

我每天早上赖在被窝里不想起床,一睁眼就能知道今天大概要做什么,上班等下班,下班回家不想说话,赖在沙发里懒得动。年幼的孩子来找我玩,可我总因为心情不好而冲他发火。我突然意识到,遭遇了传说中的“职业枯竭”。我的收入和地位光鲜,可感受不到意义。

我开始阅读大量心理学书籍,参加学习小组,渐渐梳理清楚迷茫的根源。 回过头看当初的选择:是因为父母觉得这个专业不错,我就学了这行并做了这行。

原来我并没有发自内心热爱工作。十几年如一日地重复,也只因舍弃不下那份看似旱涝保收的收入。我被这些外部动机主导多年,最终丧失了热情。

我第一次萌生出转型念头。32岁时,主动辞去财务经理,转型做财务培训师。这是我职业生涯至今最重要的一次决定,母亲觉得,我一定是疯了。

发现自己比任何事情都来得更加重要。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回想一下你人生中的巅峰时刻和忘我时刻。

在职业选择上,我们常常误解了“喜欢”这件事。就像你喜欢一个人,那是一种感觉,可真正爱一个人,必然要全心全意付出。职业也是如此。所以问题不是寻找喜欢的事,而是寻找一件愿意投入所有热爱的事。

想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我是从这几个线索入手的:

* 从小到大,你可曾有过巅峰记忆?曾因什么事受人认可与表扬,甚至瞩目?

*你可曾有过短暂的忘我时刻?完全投入忘记时间的那种。还记得你当时在做什么吗?

*如果不考虑钱的因素,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回顾过去,演讲是我喜欢并擅长的。学生时代,最让我感到惬意的,就是在台上滔滔不绝,台下的人听得如痴如醉。表达给我带来快乐。

辞职后,我找到一家培训机构。面试那天,负责人让我听听其他应聘老师的试讲,看到前面几个应聘的人在台上面红耳赤磕磕巴巴,我鼓起勇气告诉那位负责人,让我去讲吧,给我五分钟就好。

五分钟,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我绘声绘色把一个会计案例讲完之后,我看到的是他们惊诧的目光。后来在场的两位教学负责人就开始抢我,我一时被巨大的喜悦和幸福包围了。那一天我所感受到的认可,远远超过了十几年来做财务获得的认可。




一切都很糟糕时,可以死撑,不要傻撑

@马源 | 男,29岁,第九课堂CEO | 工作 6 年

-刚毕业时,我因为一无所知而恐慌。

-往死里干,把知道能做的每一件事都做了。

2011年,我23岁,在美国读了不到一年大学,决定回国创业。第一个项目就有幸拿到徐小平老师的投资。跟他聊完后,我从西湖边的酒店出来,心里很爽,走在路上觉得整个世界都亮了。

但很酷的事情背后,往往有可怕的问题需要解决。

我突然间发现自己啥也不懂,域名怎么注册?服务器长什么样子?营销这个词到底啥意思?一无所知。感觉就是纯纯地怕。

何以解忧?唯有工作。往死里干,把知道能做的每一件事都做了。

有次朋友向我讲述情感困惑,说有三个人追她,一个国外的PHD,一个长得很帅,一个在微软做技术。啥?有做技术的,介绍认识一下,我帮你把把关。后来我认识了第一位技术合伙人。

第一次,我开始明白,面对一件你完全没经手过的事,首先需要拼尽全力。如果你真的努力了,我说的是真的真的努力了,全世界会来帮你。你内心的小宇宙也会来帮你。如果你一边迷茫,一边选择六七点就早早下班回家。对不起,我觉得你根本没有资格迷茫。

- 工作瓶颈期找不到出路,焦虑得睡不着。

- 聪明地死撑。

2012年,我们成立了新公司,我又开始迷茫。

当时很理性地告诉自己,眼前这件事“不行”,但又不知道怎么才能“行”。连续一个月晚上三四点睡不着。尝试很多新的思路,还是不行,只能在焦虑中死撑、死撑、死撑。

在我身边,很多成功的人身上都有一股轴劲儿。但大部分人在极度焦灼的状态很难撑下去,放弃看上去更容易,可实际上,从一个难题逃开,遇到的是下一个难题。总不能一直逃吧。我选择撑到底,但不能傻撑,因为你的目的是寻找解决方案。

当你觉得一切都很糟糕时,或许转机就在下一个路口。

几个月后,终于等来一个机会,我和小马宋做出了国内第一个文案课,很快又做了第一个产品经理课,效果不错。也是从那时开始,公司小有起色,渐渐找到出路。

迷茫不是眼前没路,只是被迷雾遮住了。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雾会散。这是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而我对自己最满意的一点,是不论经历了多少成与败,都可以热情饱满地再次开始。



工作 7 年后开店,却发现很难找到一个能超过 7 个月不跳槽的员工

@谢帆 | 男,34岁,艺术家、买手店主 | 工作12年

-我不确定要不要成为一个艺术家。

-那就先为艺术家工作试试。

我大学学油画,那是中国当代艺术最疯狂时。毕业时,很多同学已经有了签约画廊,但我没有。那时还没想明白是不是要以绘画为职业。

也许我只是画着开心呢?也许画到第8张、第9张,就画不出来了?我喜欢艺术,但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想要成为艺术家。

我从小就画画,亲戚朋友对我满怀期待。但大学毕业后,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特殊性了。画画的人这么多,自己根本就不算什么。你必须找饭吃,得生存。

有天我和朋友看《霸王别姬》,戏里说“要挨多少打才能成角儿啊”,我当时心里一阵绞痛。

那会儿大家疯狂地卖作品,身边有不少人通过画画,年收入过百万。而我却选择去一位老师的工作室上班,做美工,每个月几千块。我想先去看看艺术家到底什么样。

一做就是7年。白天工作,夜里画画,框子随着房子走,住大房间画大画,住小房间就画小画,没断过。

有段时间我每天八点到家,先睡两个小时,十点多起来画画,画到早上六点,又睡,中午12点去上班。工作中收获了很多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基础,终于,我在2012年做了自己的第一次个展。

我用工作佐证了我对艺术的追求。如果你在每天下班后,在没有人知道、认可你,你一点都不特别的环境中,还能坚持一件事,说明你是纯粹地热爱它。

-这份工作跟我想象中不一样。

-你可能才刚到开头。

决定辞职时,我已在行业里待了 7 年。那时我才觉得自己可以、也需要独立面对自我了。我开了一家生活方式店,却发现很难找到一个能超过 7 个月不跳槽的员工。我面试了三四十人,最频繁时每个月换一次人。

他们刚来时都会说“你的店很棒,这就是我一直想找的工作”,然后发现每天的工作都是拍照、陈列、发图、打扫,很快就没耐心了,觉得“这份工作跟我想象中不一样”,想离开。

但任何一份工作都是看上去很美,到具体操作上都是复杂、繁琐、甚至不用动脑子的事。我也是从打杂开始的,帮艺术家老师采购材料、运输、做画框等等,那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两年。

当你还有没足够真正了解一份工作时,你其实不知道它哪里好,哪里不好。如果你花半年、一年把它吃透,你才能说得上喜欢或不喜欢。但很多人是只开了头,刚到开始熬的那个阶段,就放弃了。

题图:Linas Vaitonis 摄影作品

读后思考:

你曾如何走出你的难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