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3读书打卡:读书应该有的样子
昨晚读了第三章第一节,对其中的一段话不甚理解,此刻再次读了一遍,感觉似乎有点明白了:
我所期望的是比二元的思维允许的更丰富、更似非而是的教与学的模式,一种揭示了思维与感情的悖论是如何被契合的模式——不管悖论是否令我们感觉不自在。
在我们中国人的课堂上,我们习惯的是学生排排坐,整齐划一地端坐在桌子旁,认真听老师讲课。而如今,我们在线上进行教学,对于孩子的坐姿我们鞭长莫及了,这时,还能遥控指挥,让每个孩子都正正经经地坐端正听课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晨读课时,我看到孩子们有的给自己设置了喜欢的背景图,有的给自己添加了美颜效果,有的给自己添加了头饰啊之类的装饰。如果是以前,我会觉得这些装扮不适合我们的课堂,但现在我觉得,只要孩子高兴,能来到直播会议室,原因参与共读,那就是最好的了,至于他是什么坐姿,什么装饰,什么服装,有什么关系呢?
想起曾经在电影里看到的美国的教室,孩子们上课可以坐,可以趴,可以蹲,只要觉得哪种姿势最舒服就可以了,关键是学习时的状态和心境。孩子觉得舒服,没有压力,他就会投入无意识学习之中了。如果在学习时,孩子要考虑怎么坐,怎么回答问题,这样的学习效果一定是很差的。只有孩子进入到无意识的学习状态中,才更有助于他们的有意识学习。
所以,最近的晨读课,我对孩子们的坐姿没要求,在家里,想怎么坐就怎么坐,只要觉得舒服就行。
今天的晨读课上,老师带着孩子们读绘本《落叶跳舞》时,我也鼓励孩子们站起来,做出落叶跳舞的样子。李想、徐梓宸就比较自然地做出各种动作来,还有的孩子就明显的比较拘谨。这引起我的反思:在家里,这几个孩子可能受打击比较多,放不开,不自信;也可能在代替老师眼睛的摄像头前,他们还是比较胆怯,那就是我给到他们一种“恐惧”的感觉。
再联系到今天上午到几位同学家里家访,看到我的时候,孩子明显地紧张起来。虽然我是带着小礼物去的,孩子们心里希望我去,但是又害怕我去的情况还是存在的。虽然,我已经能够看到他们的恐惧,但从一年级起,我的很多做法还是不正确的,多多少少带给孩子们恐惧了。接下来,我要进行调整,从自身开始。
一个人是健康的、完整的,他的头脑和心灵就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分离的,在教学中尊重这种对立的统一可能促使我们更完整。
孩子们放不开他们的行为其实是头脑和心灵分离的一种表现,那是我曾经给到他们“非此即彼、相互分离”的教学影响太大了。今天,我终于明白,接纳、包容对立的统一是多么的重要。尽管此刻,这个悖论令我感觉很不自在,但我必须有勇气去面对。
真的太感谢吴虹校长带着我们读《教学勇气》这本书了。每一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就是读书应该有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