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历史专题精选遇见陌生人历史

宋美龄:须眉万古见君羞

2018-06-11  本文已影响922人  镜鱼
宋美龄:须眉万古见君羞

宋美龄(1898.3.4—2003.10.24),海南文昌人,中国近现代政治家、外交家,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卓越领导人,1943年6月至1949年1月担任中华民国第一夫人。

目光深远的父亲

宋庆龄父亲宋耀如,原本是爪哇岛上身无分文的小学徒,后来 传奇般地得到一个富人的接济,进了北卡州三一学院 (即如今的杜克大学 )读书。他在此猛补英语,勤学《圣经》,最终在田纳西州纳希维尔的范德比特大学获得神学学位,之后回中国传教。

宋耀如虽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却不适合做牧师,反而更像是生意人。多年来,在各地打拼的经历给予他敏锐的眼光,他能很好地把准时代的脉搏,引领今后的走向。在传教期间,他便瞄准了宗教的市场,大量翻印《圣经》和宗教刊物,以此发家。

他的妻子倪桂珍,是徐光启的后人,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名媛,有着一双天足,满脑子都是自由思想。更重要的是,她沿袭了从徐光启时代就已经坚守的天主教信仰。这两个人的结合 ,可谓是天作之合。

宋耀如在国外接受过新式思想,对于旧社会深恶痛绝,他毕生仰慕林肯,希望在中国能够推行自由民主。另一方面,很难说他没有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商贾眼光。

对于六个子女的教育,他更是不遗余力,甚至放言:“不计毁誉,务必占先。”于是,1907年,年仅十岁的宋美龄就跟着二姐一同前往美国,接受当时全世界最优等的女子教育。

在当时,只有少数一批留学生是由国家公费派出国的,他们的性别也基本上都是男子。大多数女孩子还在裹着小脚,在深闺里做女红,像宋美龄这样小小年纪就出国留学,简直是“逆天 ”了。

然而,只有独具慧眼的宋耀如知道,这是时代所趋。他只是比别人看得远,做得早,占了个先机。如他所说:“只要一百个孩子中,有一个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才,中国就有四百万超人 ,还怕不能得救?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还不能全心全意培养子 女,我要敢为天下先。”

美国式的淑女

从小备受宠溺的宋家小女儿,在国内念的就是教会女塾,全英文教学,课本也是从美国编印好了送到中国的。来美国之后更是校园宠儿,同学说她是全班最喧闹、最爱吹牛的一个,完全 没有中国女孩的温婉矜持。

在宋美龄的一生中,大姐宋霭龄一直是她最亲近的人。然而, 由于年龄的差距,她来到美国之后没几年,宋霭龄就完成学业回了国,两人聚少离多。

在美期间,反倒是与二姐宋庆龄相依为命。相比二姐的娴静庄重,活泼的美龄显得十分调皮。宋美龄的性格里完全没有中国女性的影子,她热情真诚,不造作,与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 …当然,一切的原因都在于:大家根本没有把她当作一个外国人。

在卫斯理学院,宋氏三姐妹接受的是美国式的淑女教育:学习文学、艺术,弹钢琴,拉小提琴……这样的教育,俨然是要培养出优雅的贤妻良母。

1912年春天,宋美龄和宋庆龄收到了家里的来信。从父亲的信中她们得知 ,这一年的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了,父亲和大姊他们都 参加了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誓仪式。

此时的宋美龄开始对政治敏感起来,原本离她那么远的东西, 忽然显得这么近。祖国改朝换代,原先的陈腐封建被打破,父亲的挚友成了大总统,这些都令她十分兴奋。

从少女时期开始,宋美龄的性格里就有着贵族气的骄傲,盛气凌人,自视甚高。当然,这一切与她都是相匹配的。她在美国 开始养成的爱出风头的癖好,倒成了她日后风靡全球的资本。

1917年,在美国待了十年的宋美龄终于要回国了。此时的她出落得亭亭玉立,举止优雅,一派美国式的淑女作风。毕业之时,她还获得 了学校最高荣誉“杜兰学者”的称号。

二姐婚姻受阻

亦舒小说中的女主角说:“我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 我想要很多很多的钱。”

这种爱情观显然是小门小户家的少女迫于无奈的抉择。面包, 还是爱情?谋生,还是谋爱?都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然而,在宋氏这般富贵的人家,原始积累早已完成,他们需要的是更为有力的资本扩张。宋耀如苦心栽培三个女儿,自然希望她们能够出人头地。

但是接受过西式教育的宋家三姐妹,却不是那么好掌控。在父母的暗中撮合下,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山西富商孔祥熙,孔祥熙有留美背景,还信奉基督教。这桩姻缘算是门当户对,令宋耀 如夫妇很是满意。

然而,宋庆龄与孙中山这对“国父国母”的爱情,当年却在宋家引起轩然大波。

虽然宋耀如与孙中山情谊深厚,在革命上也一直倾力相助,但是,面对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他还是希望能够选个稳定殷实的女婿。况且,孙中山与宋庆龄,相差十七岁。他儿子的岁数 比宋庆龄还要大。

为了阻止这段感情,宋耀如结束了流亡生涯,举家迁回上海。 然而,宋庆龄对爱情却十分坚定。最终违背了父亲的意愿,逃回日本,与孙中山私定终身。宋耀如震怒,一度与孙中山断绝 联系。

躲避包办婚姻

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干涉,令宋美龄不禁自危。她不想把自己的将来交给父母掌控,于是悄悄地计划着,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

正在哈佛念书的哥哥宋子文,有个好友叫刘纪文,才气颇高, 又擅长钢琴等艺术。他对这位品貌出众的宋家小姐一见倾心, 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宋美龄是个英雄主义情结很重的人。从小到大,她一直被公主 似的捧在手心,在还未理解爱情为何物的时候,就已经坚信: 公主是要配英雄的。

因此,她从少女时期便开始向往亚瑟王传说中的情节:兵荒马乱的岁月里,血流成河,提刀立马的骑士款步走到美人面前, 呈上敌人的首级作为求婚的献礼。

文质彬彬的刘纪文显然不是这样的恋人,校园恋爱再怎么轰动也无法带来这种感官和精神上的双重刺激。

但是,比起被父亲乱点鸳鸯谱,她还是希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在哥哥宋子文的见证下,她与刘纪文订立婚约。 至于何时结婚,她暂时还没想那么多。这一步,不过是聪明的 宋三小姐躲避包办婚姻的一个台阶。

回国之后,宋耀如给美龄请了私塾老师,帮她补习早已丢掉的中文。除此之外,她还积极投身于服务事业,在社交场上亦是十分活跃。

在美国修炼十年,又回国继续学习中国文化,宋美龄是下定了决心势必要做一个脚跨中西的名媛。

相遇蒋介石

1922年,蒋介石初遇宋美龄,一见倾心。在当时看来,这桩婚姻几乎是不可能的。蒋介石出身盐商之家,军人身份。而且他早已结过三次婚,风流浮浪,常年买醉于花街柳巷。在宋家人看来,这些行为可以直接用“出身平庸、行为不端”八字来概 括,然后立即判他出局。

蒋介石为了俘获美人,先去找孙中山说合,希望能借力促成姻缘。 可宋庆龄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本身就十分看不起蒋介石 ,并且对他口口声声说的“没有妻室”嗤之以鼻。在宋家,宋子文和老夫人对这个军人亦是持反对态度。

然而,一直以来,大姐宋霭龄却对他青眼有加。宋霭龄这个人 ,是三姐妹中最不出名的,后世着墨最少。可是比起宋庆龄的 纯真和宋美龄的高调,她的默默无闻之下却是翻云覆雨的厉害手腕。

起初,宋美龄对于蒋介石,说不上爱。但是,倾慕肯定是有的 。她的英雄情结在蒋介石这里有了归宿,若是能嫁给这个前途似锦的军人,她的舞台也会随之扩大。这些,想必宋霭龄是深知的。

凭借与宋美龄的姐妹情深,她一直暗中撮合小妹和蒋介石。她先是稳住宋美龄,让她伺机等待。一边又施展身手,各个击破家中的反对力量。

倾城倾国的婚礼

1927年,蒋介石下野之后,远渡日本,向宋老夫人提亲,终于得到了应允。

蒋介石追求宋美龄,其背后的意图,除了宋美龄倾世的才貌, 更重要的,大概是与孙中山连襟的资格,还有孔宋财团背后的 金山。

曾经在美国订立过婚约的宋美龄与刘纪文,时隔十年为何没有成婚?其间真相,扑朔迷离。有一说便是,蒋介石出手阻拦,与刘纪文做了交易,让他出任南京市长,换得婚约的解除。

蒋介石的野心很大,一路青云直上,凭的是手中的枪杆子。然而,要是想在国民党中一呼百应,他还缺一个好看的门面。对于宋美龄来说,她需要的是万人瞩目,但是她要是想登上权力巅峰的舞台,她还需要一个一步到位的电梯。

蒋介石和宋美龄,很难说是谁选择了谁。在命运的大海上,他们遇到了彼此,合力架起了一座浮城,从此如履平地。

1927年,蒋、宋在上海最奢华顶级的大华饭店举行婚礼,共有两千多人参加。

这场震惊中外的婚礼被称为“世纪婚礼”,浩大的排场,煊赫的客人,处处都是一时之最。更重要的是,在这婚礼背后,整个中国的走向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婚礼当天,两人还向国际媒体发表了婚礼谈话。这是她第一次亮相,不卑不亢的风姿显然是有备而来。她知道,这个舞台已经为她敞开。在往后的岁月里,她只需化好妆,穿戴整齐,耐心地等待世界的掌声。

第一夫人的抱负

在世纪婚礼过后的第九天,朝野上下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蒋介石重新坐上了总司令的位置,之后又渐渐获得了党政军大权。宋美龄则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这个头衔有些重,因为加了第一,所以必须做到独一无二。在宋美龄之前,已有二姐宋庆龄做表率,慈和亲民,被 人们尊为“国母”。如今这个皇冠加到了自己头上,她却另有一番打算和抱负。

上世纪 30年代,蒋介石开始推行新政,其中有一项,就是在全国推行新生活运动。

蒋介石和宋美龄亲自担当代言人,频频亮相媒体,企图以此来 推进新生活运动,让人民告别“非人”生活。新生活运动倡导 “艺术化”,以艺术为准绳来衡量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显然是无稽之谈。对当时的中国人民来说,填饱肚子才是人生大业。因此,这场运动终究成了宋美龄一场不切实际的梦。 生于买办之家、在美国长大的宋美龄,不知百姓疾苦,似乎与 人民总隔着层距离。也因为这个原因,她的私生活也常常遭到 诟病,大街小巷里流传着她的奢靡与高傲。

宋美龄注定不能和她姐姐一般成为人人爱戴的国母,她的浮夸 迟早会把她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幸好,她足够镇定,如某广 告词中所说的一般:“能经得住多少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 美。”

千里救夫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宋美龄一生中都能引以为傲的篇章。 自从蒋介石接手国民党之后,他就一直致力于剿共,却对日本军的侵略熟视无睹,宣传“攘外必先安内”。

而驻扎西北的张学良早已与中共接触,主张联共抗日。1936年 冬天,蒋介石多次拒绝张学良的抗战请缨。12月,蒋介石前往西安,张学良、杨虎城借机抓捕蒋介石,发动政变。

就在这时候,宋美龄从争论不休的人群中站出来,走向一条无法预知的道路,前往营救正在危难中的丈夫。

识时务者为俊杰,宋美龄乃至整个宋家皇朝最大的优点便是识时务。宋美龄接受了张学良的要求,用柔情蜜意软化了正在气 头上的蒋介石,让他答应联共抗日。

在权力的刀剑丛中,是男人的天下。然而,宋美龄之所以能够 在这片男人的土地上驰骋纵横,其致命武器就是她非凡的人格魅力,因而次次以柔克刚,将刀锋上血光消于无形。

西安事变时的南京,让蒋宋夫妇心惊胆战,比起远在西北的共 产党,或许党内那帮主张轰炸西安的同僚更让他们提高警惕。 而抗战一旦展开,则需要水平过硬的空军来保卫领空。

中国空军起步晚,连国民政府的军事武装亦是草草而就。国民政府需要现代化中国的军力,尤需战斗机。然而,购买飞机涉及大笔款项,蒋介石无法决定他那批贪污成性的幕僚中,究竟 谁能负起这一重任。他知道自己的妻子可以信赖。

因此,这位只受过音乐、文学和社会美德教育的宋美龄,便把许多时间花在有关航空理论、飞机设计和比较各种飞机零件优劣的技术刊物上。她和外商洽谈,订购了价值2千万美元的产 品。 她从采购商摇身一变为中国空军总司令,对妇女而言,这 是史无前例的。

第一夫人的外交

蒋介石身上军人的刚烈,与宋美龄眉眼间的女子柔情,似乎是蒋宋皇朝最具特色的招牌姿态。

蒋宋的联姻被世人称为“中美合作”。蒋的出身很难为他博得西方的支持,况且他的作风在西方人眼中看来十分的古板、生硬,一点儿都不讨喜。

然而,一旦有了宋家的加入,一切都迎刃而解,因为从此之后 ,西方人看到的是与他们有着共同信仰,能够用地道的英文与他们谈论文化生活的宋美龄。

蒋介石最大的优势在于他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他明白这段婚姻的价值,更明白宋美龄担当着他无法担当的职责。因此在对外宣传中,他自始至终都退居二线,而将外交重任交予宋 美龄。

珍珠港事件之后,原本举棋不定的美国人对日本燃起仇恨的怒火。宋美龄抓住了这个时机,前往美国。她对美国国会进行演讲,精彩绝伦,妙语连珠,令她迅速成为西方媒体的宠儿,荣升为“亚洲第一夫人”。

第二日的记者会,她与罗斯福夫妇同座,回答记者咄咄逼人的提问。宋美龄一直不卑不亢,风头之劲,令旁边的罗斯福总统都有些忌惮。

1948年,宋美龄再次前往美国,希望能再次凭借自己的魅力为 国民政府谋求援助。然而,此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冷血著称 ,原本准备好的慷慨陈词结果收效甚微,宋美龄落寞而去。

台湾重逢

宋美龄与蒋介石再一次重逢时,已经是在台湾小岛了。随着蒋介石政治生涯的落潮,宋美龄的舞台也被迫缩小。这对曾经叱咤风云的夫妇,被迫蜗居于小岛之上。曾经草草了之的新生活 运动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作为女人,宋家三姐妹的婚姻一直是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她们的选择十分耐人寻味,若是单单用一句“大姐爱钱,二姐爱 国,小妹爱权”来形容,显然是太刻板片面了。

宋霭龄是拨着算盘计划婚姻的,做生意难免有赢有亏,精明如宋霭龄亦有蚀本的时候,但是总体来看却也算得圆满。而宋庆龄则一辈子忠于爱情,她守着一个信念熬了几十年,在“国母 ”的光环下度过漫长孤寂的一生。

宋美龄的婚姻,是以交易为起点的,她先是看到了事业的舞台 ,然后又在无意间收获了爱情。她比两个姐姐都要幸运,因为她所有的追求和抱负终究汇于一点,并且在此抵达巅峰。

宋美龄曾经在陈炯明叛变中受惊吓而流产,她也因此一生都没有身孕,而她的二姐宋庆龄也在流亡过程中流产,终身无子。 这两个第一夫人,一对永远无法重逢的姐妹,后半生却在海峡两岸做着同样的事业:儿童保育。她们总是头顶着母性光环, 接受那些儿童亲切的叫唤,她们为那些战争中的孤儿残童寻找新生命……一切的一切,大概也是一种精神的弥补和偿还。

晚年唯好静

撇去别的不说,单从年龄来看,宋美龄的一生也算是创造纪录了。她生于 1897年,最终逝世于 2003年,跨越三个世纪,经历了从光绪年间到 21世纪的106年。而她最终辞世则是在睡梦中,十分安详,这样的人生可谓圆满吧。

然而,偌大的蒋宋皇朝里,她最后一个离开,这也多少有些悲凉。1975年,蒋介石去世,是她一生中最悲痛的事。虽然她还是人们口中的蒋夫人,那个冠冕却早就不见了。

三个世纪荣辱,对她来说,已经渐渐成了累赘。当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开,白发人送黑发人,她感到痛楚而无奈。

对于外人来说,这个百岁老人的身上还有许多未解的谜,是一个家族的浮沉,亦是一段历史的变迁。人们尽力挖掘,而她却一直拒绝撰写自传。她笑道:“不想在上帝面前炫耀。”

其实,她还是那个聪明的宋美龄,她的智慧贵在有自知之明。 她知道:无字碑,才是最厉害的丰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