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Geschichte~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不,是断句断错了

2019-01-04  本文已影响6人  历史学者唐不闻

从汉朝通往西域,有两条主路,一条在天山之南,一条在天山之北。沿路各有众多小国,因为国力虚弱,常常首鼠两端,时而归附汉朝,时而归附匈奴。一旦归附匈奴,则拦路截杀汉朝的使者,隔绝汉朝和西域通使之路。

为此,汉朝不得不派兵征服叛乱,并在西域驻军防守,但势必耗费人力物力,所以直到很多年以后,才能把山南山北两条路都护住。因此设立西域都护府。“都护”就是“通通守护住”的意思。

汉元帝建昭三年,西域都护府的副校尉陈汤不甘寂寞,准备独自谋划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剿灭匈奴郅支单于。

其时匈奴已经分裂成两支,呼韩邪单于归顺大汉,郅支单于因此西逃,在康居王国附近筑城壮大,杀汉使,辱朝廷。但因为路途实在遥远,即便郅支单于如此无礼,汉朝仍很难下决心出兵。

而陈汤认为,他身在西域的都护府中,完全可以调集周边小国的军队去攻打匈奴,不用汉朝劳师动众。他要做的只是两件事:一是征得顶头上司校尉甘延寿的同意。二是有皇上的手谕用来去各个小国征兵。

他是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呢?他先伪造了汉朝的命令,直到各国大军前来集合,甘延寿还蒙在鼓里。然后再用剑逼着甘延寿就范。非常之人,在非常之时,用非常的手段,调集了一支多国联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向匈奴郅支单于进发了。

这时,陈汤才一边行军,一边向朝廷上书承认自己的过错,并详细介绍自己的计划。

联军突然出现,围匈奴于城中。匈奴城分几重,中间是土城,外围是木城。单于无计突围,只能坚守,连后宫阏氏夫人等也参与战斗,纷纷以弓向城外射击。联军先纵火烧木城,木城烧穿,又合力推倒土城,将士争先恐后抢入城中。郅支单于鼻上中箭,多处受伤而死,联军斩首阏氏、太子、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百余人,纳降千余人。

大汉自汉武帝以来,屡征匈奴,卫青、霍去病等虽然常有大胜,但能进击千里,斩单于首级而归,声震西域的,唯陈汤一人。从此,匈奴只剩臣服的呼韩邪单于一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汉朝再也没有匈奴之患。

凯旋途中,陈汤再次上书朝廷,表明匈奴的无礼和自己千里迢迢出兵的理由,同时说出了那句传于后世的名言。

他说:希望朝廷能将匈奴的首级悬挂在西域各国示众,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里的“明”,是使西域各国明白的意思。而不是“明犯(公然冒犯)”。

按理说,陈汤之功自汉以来,亘古未有。然而在朝廷,却展开了要不要给他封赏的讨论。

说是讨论,其实刚开始“不该封赏”的声音占优,以权臣石显、丞相匡衡为代表,没错,就是年轻时候凿壁偷光那位。他们认为:伪造朝廷的命令,罪大恶极,假如对陈汤行赏,今后前往西域的使者将纷纷效仿争攻,为朝廷多生事端,故不能开此先例。因此陈汤虽然立有不世之功,却只得了非常微薄的一点赏赐。

当然陈汤本人在其他事上也并不争气,虽然作战果断,多有奇谋,是个军事天才,然后在政治上却几乎是个白痴,多次口不择言,又十分贪财,喜欢收受贿赂,因此在匡衡再次攻击下,最终被免官。后又被流放敦煌。

之后很久,都有人反复上书,认为朝廷对陈汤不公,他的罪过得到了惩罚,但是他的功绩却没有得到适当的封赏。直到汉哀帝即位,敦煌太守上书道:陛下您不知道陈汤诛杀郅支单于后,在西域有多大的声威吗,西域各国知道这样的功臣被长久流放,我怕他们会从此看不起大汉。哀帝这才将他迁回内地,最后迁回长安,在京城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日子。

陈汤看上去是个矛盾集于一身的人物,功过都十分显著。其实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是如此。只不过历史在描述下往往把人物脸谱化,二元化。反倒是陈汤这样,不完美,显得更真实一些。对于他来说,也不知道这算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遗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