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茶说:茶圣陆羽的从容一生
茶者,人在草木之间也。只此一字,便有几分超然物外的禅意。当代人爱茶,爱的便是它的清净与意蕴,所以茶也多和禅联系在一起。而在一千多年前,也有这样一位爱茶的人士,他一生爱茶,淡泊清寂,一生品茶,远离尘嚣,诗分“诗仙”、“诗圣”,而其却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独见他的茶界地位。
爱茶说:茶圣陆羽的从容一生1
他就是陆羽,生于公元733年,却不知生在何处。据传他生来就为孤儿,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这颇有些西游记唐三藏的传奇色彩。在龙盖寺里,檀香、梵音、佛陀、清茶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让他独有了一种洒脱无虑的气质。长大一些后,他用《易》自我占卜,得《蹇》之“渐”,其辞为:“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他就以“陆”为姓,取名字为陆羽了。
爱茶说:茶圣陆羽的从容一生2
陆羽小时候调皮还有些搞怪,据说有一天师傅教他学写文字,他学了一会就不大耐烦了,还说“:这种不分上下的字,就像既没有兄弟,又没有后代,能和他一样吗?”师傅作为僧人,听了颇为生气,又联想自己无后无兄,眼泪恨不能流下来,于是惩罚他做清扫抹墙的工作,又要他去放牛。陆羽却暗中在牛背上用竹枝练习画字。有一次他得到张衡的《南都赋》,不会读,但仍正襟危坐,仿效别人的样子口中念念有词,不过这种滥竽充数的小计俩又被老师抓住,老师把他留下,罚他割草。可见陆羽小时候学习确实一般,有时候很长时间都背不住书,就经常被训斥。他也总叹气说:时间过去了,怎么就读不会书呢。尽管读书吃力,陆羽在寺庙里还是学会了烹茶,而且烹茶烹的很好,很香。
爱茶说:茶圣陆羽的从容一生3
读书实在太难了,僧人约束也太多,他这样的人,怎么受得了约束呢,就不想剃度为僧。十二岁时,他乘人不备就逃出了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陆羽其貌不扬,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演得很棒,后来他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 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能和抱负,便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那时的陆羽心胸豁达,超然洒脱,听说谁有什么优点,就像是自己的一样高兴;见人有了过失,就去恳切规劝。朋友们在一起欢聚,他心里想到了什么,起身就走,以致人家怀疑他好生气。与人家有约定,即使下雨下雪,有虎有狼也一定赴约。不得不说,真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活中,他常与好友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日子过得惬意满足。也是在这个时候,他萌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
爱茶说:茶圣陆羽的从容一生4
唐上元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苕溪,自称桑苎翁,开始闭门著书,隐居避世。隐居时,他经常独行野外,一面背诗一面敲击木板,徘徊不称心时,就又大哭而归,随心随性,宛若老庄。隐居期间,陆羽更加爱好喝茶,细心专研茶事,写了茶经三篇,谈茶原、沏法、茶具,深得当时人的推崇。以至于当时卖茶的人,把制成的陆羽陶像放在烘炉烟囱之间,尊他为茶神。陆羽生活中鄙夷权贵,不重金钱,热爱自然,淡泊名利。他曾做诗云:不羡黄金磊,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凌城下来。后来,皇帝召他去做官,他也没有去。 最终他靠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写成了《茶经》,成为一代茶神。此后,社会上饮茶的文化就慢慢兴盛开了。
爱茶说:茶圣陆羽的从容一生5
公元804年,陆羽飘然离世,他一生无财无权,无妻无子,无忧无虑,如俗世高僧。他与茶为友,深得茶的晕染,做人也如茶一般清灵随意,淡泊宁静。是啊,不论古时还是现在,人便是这样奇异的动物,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浮浮沉沉,在纷繁的世界里,淡泊清寂远离尘嚣的生活哲学,好似水中捞月,抛却繁杂回归自然的精神愿景,恰如海市蜃楼。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陆羽的超脱生活我们可能难以效法,但尘世间烦恼浮躁的我们,完全可以留半日之闲,邀友人平心静气盘坐一室,看一看悠然升腾的云雾,闻一闻弥漫提神的茶香,淡定从容的品一杯清茶,纵不能领悟出茶道的高远意境,大抵也会湮没些心中的烦恼昏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