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家家
说起过家家,你会想起什么呢?
想起“两小无猜的我们,玩儿的过家家,捏上一个泥娃娃,我当爹来你当妈。”
还是想起,“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如果你们儿时的记忆里,或者曾经玩儿的过家家里,有上面的内容,我只能说:好羡慕啊!
我小的时候也玩儿过家家,那是四五个小伙伴围在一大堆沙土旁,用沙土把心里想到的东西制作出来。
多半儿的时候,大家的制作手法并不高明,比如把沙土堆成长方形,就是房子;房子周边撒上一圈土,院墙又建好了;院子里画上个方框,就代表猪圈。
至于动物嘛,那是真的弄不出来,怎么办呢?模仿,靠模仿来实现。岔开两个手指,一前一后地在沙堆上行走,嘴里咯咯地叫着,大家就明白是公鸡来了。也有人找来个小树枝,放在沙土围成的院子里,像狗一样汪汪地叫着,大家仿佛看到一只看门狗。
一块儿玩的孩子中,只有一个女孩。她弄出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它看上去是长方形,但是两头低中间高;两头的侧面,各画一个圆圈;中间高起的部分,四面画着小方框。
“这是什么呀?”我们问。
“这是轿车。”女孩骄傲地回答。
“轿车是干什么用的?”我们问。当时是七十年代初,别说看见轿车,就是看见邮局的摩托车,我们也要在后面追,使劲地闻着汽油味。
“拉人用的,”女孩说,“我爸爸带我去过北京,我见过轿车,跑得可快了,长大后,我也要坐轿车。”
我和另两个男孩互相看了看,仿佛觉得我们制作的东西都不值一提了。我使了个眼色,他俩会意,一起弯下腰,三扒拉两唬弄,那个轿车就不见了;然后站起身来哈哈大笑。
“你们是坏蛋,”女孩生气了,一边哭,一边用脚把我们制作的东西全部踩平了,还说,“我要告诉你们家大人去,说说你们有多坏。”
后果这么严重吗?这出乎我们的意料,赶忙一起劝她。她只顾在那里哭。
为啥人家都说我聪明呢?因为关键时候主意多。我说:“刚才你弄那个太小,咱们从新作一个,你指挥我们仨,怎么样?”
女孩破啼为笑,她好像很乐意支使我们。新车很快就作好了,而且比前一个大很多。
女孩告诉了我们如何使用;我们坐在沙堆上,两手向前,仿佛握着方向盘,仿佛“嘀,嘀,嘀”地摁着喇叭,仿佛车子动了起来,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