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青春的迷雾森林

2022-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写字的也总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作品里较出名的一部,第一次看,是在高二那个炎热又波澜不惊的暑假,小说也跟我的生活一样,平静地描写了一段苦闷的青春。

        小说一开始用回忆的方式讲述起主人公“我”年轻时候的故事,“我”是一个在东京上大学的大学生,偶遇了之前的旧识直子,便开始了和直子约会,“我”和直子还有一个共同的好友木月,木月是直子的恋人,但是中学时期自杀了。后来,内心受了创伤的直子住进了京都山上的疗养院,跟“我”开始写信联络,“我”在一边期待着能见到直子的同时,一边结识了性格活泼有趣的绿子。小说的叙事平缓,读起来有些微微的苦涩,也就只有读到描写学校里一些人和事才稍显趣味,就是这样一个平淡的青春小说,但却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追捧。

    小说的创作背景,是19世纪60年代,当时二战后的日本,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经济的衰退,人们还没有从战争带来的创伤里走出来,日本又开始大力发展工业,一度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带来精神的挑战,让人自顾不暇,人与人之间连接也发生了变化,在小说里也有体现,木月的自杀,直子的忧郁,永泽的不负责任出轨,导致其女友自杀,人们一边想要爱,一边得不到爱,小说里渡边去绿子家做客,绿子家附近发生了火灾,他们爬上了三楼的晾衣台看热闹,还找了两张坐垫,四瓶啤酒和吉他,围观着火灾唱歌,这里极致直观地描写了那时年轻人非常自我的价值观,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

        在村上的作品里,大都有描写“性”的文字,他喜欢用“性”去隐喻,性是人性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在这部小说里也不然,木月和直子之间,木月和直子青梅竹马,他们相爱但却不能融合在一起,他们失去了一些链接,就像木月的离去,渡边和直子之间,在直子二十岁生日的时候,他们自然的在一起,但仍未能敲开直子的心门,第二次大段落的描写直子的身体,其实也无关性,就是纯粹的描写,发现直子的身体有了变化,已经有了成熟的韵味,褪去了少女的稚嫩,这里隐喻了人的成长所发生的变化。渡边和玲子之间,在直子走后,玲子去了一趟东京,讲述了一些关于直子临走前的事,最后渡边和玲子在一起,他们在一起乍一看可能有些突兀,但是这也是作者的隐喻,渡边和玲子之间的链接是良好的,他们彼此鼓励,一起抵抗渡过生命中苦难。

      绿子是作者刻画的很出色的人物,大多数人看了小说都对这个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印象,她性格开朗,认真努力的生活,对感情和爱似乎有着一针见血的拿捏,

[也不是。我没有资格要求那样。我追求的是一种单纯的真情,一种完美的真情。比方说,现在我跟你说我想吃草莓蛋糕,你就丢下一切,跑去为我买!然后喘着气回来对我说:『阿绿!你看!草莓蛋糕!』放到我面前。但是我会说:『哼!我现在不想吃啦!』然后就把蛋糕从窗子丢出去。我要的爱情是这样的。 我希望对方会说:『知道了!阿绿,我知道啦。我应该早晓得你不会想吃草莓蛋糕,我真是笨得像驴子一样不用大脑。对不起!我再去给你买别的。你喜欢什么?巧克力泡芙?还是起士蛋糕?

“然后怎么样呢?”

“如果他这样对我,那我一定死心踏地爱他罗!”]

小说的结尾,渡边打电话给绿子,无论如何都想同她说话,想两人一切从头开始,或许,绿子就是整个小说的救赎,她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坚韧挺拔,面对父母的离去面对生死能坦然地接受,她拎的清过去和现在,对于苦难永远不缺乏从头开始的勇气,很难让人不喜欢这个角色,这个角色也塑造的很成功。

小说里有一句话很出名“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根本就不是一部说爱情的小说,它描写的是苦涩且有点荒诞的青春,对于人来说,成长是永远的课题,无论你接受不接受,都会像直子的身体一样,慢慢退去少女的稚嫩,和接受成熟的韵味,成长就是要接受青春的荒诞,接受生死,勇于承担成长而带来的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