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营分析系统(更新中)
互联网常见的商业模式有电子商务、媒体网站、UGC网站、互联网金融、工具软件以及平台类。
说明,互联网领域的本文的内容均以平台模式为例。
1 经营分析系统的概念
通常按照企业管理工作的性质,将营销生产称作“经营”,之外的管理内容称为“管理”。通常对经营和管理可以这样理解,企业运营都会包括经营和管理这两个主要环节,经营是指企业进行市场活动的行为,而管理之企业理顺工作流程、发现问题的行为。
经营分析活动看成是管理活动的一个部分,管理目标、管理的内容决定了经营分析的内容。或者说,没有明确的战略和战术层面的管理目标,没有明确的达成管理目标的思路,经营分析就会失去其核心意义。
按照百科的解释,经营分析系统是以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中其他系统的数据为基础,构建统一的企业级数据仓库。利用先进的OLAP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帮助企业的经营决策层了解企业经营的现状,发现企业运营的优势和劣势,预测未来趋势;帮助细分市场和客户,指导营销、客服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和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对决策的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深受用户的青睐。
经营分析系统不仅仅是对经营分析活动的信息化支撑,更重要的是对经营管理活动的信息化支撑,是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实现。它具体实现了一个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转化过程,是一项较为完整的从技术到管理的活动。
2 经营分析系统的内容
经营分析系统基本上可以分为3层:

1)基本的统计
基本的统计,包含核心指标的统计,围绕着核心指标的拆解相关统计。
2)分析支撑
具体营销时的数据分析支撑体系。
3)数据挖掘
3 统计
3.1 核心指标统计
①核心指标的统计
平台模式的核心是流量分发,对需求和供给进行有效的匹配,促进交易达成的效率。因此,平台模式的核心指标,活跃买家数、活跃卖家数、交易达成效率和交易金额等。
②业务对象的拆解
平台模式是由买家、商家和平台三方组成,买家和卖家通过平台达成交易或提供服务。因此可以按照不同的对象进行拆解,比如买家、供应商和商品等。
③关键动作的划分
比如,买家有浏览、注册、登录、下单、和支付等;商品有发布、上架、下降、重发等;对于物流有入库、出库、发货和签收等。
④运营手段
运营手段也即能触达用户的方式,目前常见的触达方式有邮件、短信、电话、Push消息推送等。
3.2 业务监控
网站的统计指标反映了网站的健康程度,因此有必要从各个角度监控指标的波动情况。
常见的数据监控方法,如移动均值监控,同比环比监控、和阈值的设定等。这里介绍另外一种更加严密,监控灵敏度更高的方法,质量控制图的使用。
质量控制图是一种比较严谨且对数据波动的敏感性比较强的一种方法。
质量控制图最初的使用是在生产领域,使用抽样的方式检验产品的质量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一般而言,指标的波动受随机因素和系统因素的影响。如果指标只受随机因素的影响,那么在正常的情况下,指标的变化状态是文档的、可控的,但如果发生某种系统性的变化,就会使指标超出原先可控的波动范围而处于失控状态,所以控制图就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这种失控状态,从而及时进行调整。
质量控制图的好处在于考虑了KPI基数的大小对KPI数值波动的影响,如转化率的基数就是分母的访问量,当访问量越大的时候转化率的波动区间就越小,反之,访问量越小不确定性就会上升,所以转化率的波动幅度就会增大。
根据质量控制图标准差的计算方法,当KPI基数越大的时候标准差越小。